教育部提出课后延时服务的政策,目的就是解决学生下课的时间和家长下班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因为孩子四点多一点就下课,而家长却又苦于不能脱身,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每一个家庭都只有一两个孩子,他们独自回家,安全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他们就是回了家,因为年龄小,自制力差,在没有人照管的情况下,往往不能利用时间来完成作业,还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确实有必要,也真的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但是这样的政策,有没有必要延伸到初中呢?这恐怕就值得商榷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来看,初中是没有办法进行课后延时服务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是上午七点一十左右上早读,中午十一点四十左右放学;下午是两点半左右上课,五点左右放学。从这个时间安排上来说,差不多是不能进行课后延时服务的。动作慢些的孩子,下午五点一十放学之后,磨叽一下就是五点半了;而初三因为面临中考,本身就多上了一节课,也就是差不多6点放学——如此,还有什么时间来做课后延时服务呢?
但是,现在,教育局却口头通知,要求初中也要开展这项活动,因为教育部并没有明确开展这项服务的对象是谁?这也就是说,就是初中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是允许的。教体局在通知中,希望学校充分利用延时服务的政策,做好延时服务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这没有时间,怎么来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呢?但是,既然教体局都明确地提出来了,那工作还是要不折不扣地推开。但是怎样推开呢?这却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而教体局还明确药事服务必须要确保学生安全,不能闹出投诉的幺蛾子——这是不是就有些难了呢?
一般的乡镇初中都是早出晚归,不存在住宿,而白天又没有时间,校长们纠结着,观望着,但是还得拿出延时服务的方案来,毕竟上级领导都把锣敲响了,你还能没有一个响。自然,方案也就陆续出台了,差不多也都一样。
怎样来安排呢?有几个吃螃蟹的已经出来了。那就是开展晚自习服务,周一到周五晚自修到8点半,老师跟班,给学生答疑;周六、周日上课。周六全体学生上课;周日初三有声上课,谓之提优;差生上课,谓之补差。
这样的延时服务,家长们可是高兴极了。本来,孩子不上晚自修,每天还要送到课外辅导机构,现在省了这样的步骤,还有自己的老师给他辅导,这哪里找呢?课外辅导机构,一门课一学期少说也得1000元,而现在,就是收钱,也只是象征性的,按照小学的收费标准,一学期不过600元——这还不便宜吗?而最重要的,不必要再为到处找辅导班而焦头烂额了。
家长们是心满意足了,只是苦了老师。本来晚上和周末都是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一折腾,还有多少时间是自己的呢?加大了工作量,还不一定有多少回报。网络上,不就有学校在开展了之后,一个学期也就区区几百元吗?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谁会不心累呢?
而学生们也不愿意了,本来还可以逃跑,和家长打打混账,而现在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没有了,还得周末都补课,还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吗?说好的减负,落实在哪里了呢?
课后延时服务的政策是没有错,值得肯定,可是一旦变了味道,那就有些让人皱眉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