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平市在全国广发“英雄帖”,延揽党政、紧缺急需、教育、医疗四类储备人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273名学子竞相报名,专业涵盖工科、经济等12大类,报名人数是2017年首批的3.3倍。不仅量质齐升,而且南平籍人才加速回流,报名人数达40名,是2017年首批的4倍。
一个山区市,何以能在招揽人才中实现突破?“我们念好知、举、用、待、育‘五字经’,打造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生态,一方面围绕南平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引才,另一方面设立市县人才专项资金,在全省首创奖励房政策,让人才安心立业。”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旭阳说。
产业引才 以才促产
今年是苗玉和到福建圣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第四个年头。来自东北的苗玉和是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17年,圣农延伸产业链,进军兽药疫苗行业,投资4.5亿元成立福建圣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苗玉和担任常务副总经理。在他的带动下,企业完成了国家兽药GMP动态验收新规所进行的相关工艺调整,促成多项合作研发项目并逐步走向自主研发道路。
近年来,南平践行“两山”理论,打造“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选准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的七大绿色产业。“让引进人才和产业发展供需匹配,我们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推动人才向产业、企业、重大项目集聚。”南平市人才办负责人说。
2017年以来,南平市出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条政策、促进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十三条奖补措施,给予23家重点龙头企业、小巨人领军企业每年9200万元重点企业人才工作综合补助授信额度,按企业高层次人才经费支出的60%给予补助,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人数年均增长率达75%以上。此外,开展“人才·南平校园行”专场招聘活动,目前引进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4200多名。
高素质人才的到来,为山区做好“两山”转化文章提供了新思路。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学专业硕士叶祖滔来到南平,成为“生态银行”试点的智库的一员。在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试点中,他提出由南平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顺昌县“生态银行”平台公司合作,成立全省首家“林权+金融”模式的福建省顺昌县绿昌林业融资担保公司,构建降低融资成本、盘活生态资产、破解信用风险的绿色金融体系。
像叶祖滔一样的专业人才活跃在重点工作一线,有力地推动了南平的创新发展。
充实基层 用在一线
南平是传统农业大市和老工业基地,全市70%的人口在农村,10个县(市、区)中有5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634个村中有346个扶贫开发重点村。2018年南平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体检”,发现乡村基层存在人才“空心化”现象,部分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为打造村干部职业化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南平创新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机制,分3年选拔3000名优秀大学生到村、社区和重点非公企业工作。
邀请客商考察项目、为村民对接科技特派员……党群工作者刘叶锋是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村的大忙人。抓住五夫村落地项目多、企业多的实际情况和五夫镇“生态银行”试点契机,刘叶锋主动联系乡贤、发动校友资源,吸引人才和经济回流。
2018年以来,南平已选拔党群工作者2100多名,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如今,基层党群工作者成为破解乡村人才“空心化”的一剂良方,全市35周岁以下村干部人数增加了一倍多,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干部人数增长48%,村级后备干部增加60%,村级组织战斗力全面提升。
“那个拿着图纸的就是我们张副总。”在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项目工地上,技术人员说。他口中的张副总,是来自天津大学的博士生、注册土木工程师张立明,目前在武夷集团任科技副总经理,挂点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项目。该项目是我省100个“重中之重”项目之一,也是全省第一条采用PPP模式建设的有轨电车,开通后将助力大武夷旅游提档升级。
在最后冲刺阶段,工期紧张,必须强力攻坚。为此,张立明经常头顶烈日,冲在一线。“在这么硬的岩石中打抗滑桩,就像在铁块中打钢钉,施工困难且成本高,我们应该换个思路。”张立明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分析技术方案和沿途地质特征,创新优化了技术方案,为项目节省工期24天,同时降低工程造价128万元。
武夷集团党委副书记陈亮说:“我们引进的人才,不但专业技术过硬,工作作风也相当过硬。如张立明在工程出现困难时,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吃住都在工地,连续奋战了一个月,直到困难解决。回来时他又黑又瘦,我们开玩笑说他一点都不像个博士,就像个泥水工。”
像刘叶锋、张立明一样,一批专业型人才充实到民生领域一线。近年来,南平加大乡镇基层一线特别是5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紧缺急需岗位招聘,招聘率由2016年的20%提高至60.1%。截至2019年,全市共招聘教师3576名、医生1132名、乡镇紧缺急需专业人才882名。
拴心留人 激励实干
“南平市人才引进政策福利好、机制活,给了我们广阔的平台和施展空间。除了同等工资、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外,我们还根据相应政策享受人才房和市政府津贴。”叶祖滔说。
留人,关键在留心。南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中民说,近年来,南平强化基层人才编制、人事、薪酬等保障,设立市、县人才专项资金,2019年市、县两级共支出人才经费2.43亿元,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增长。在今年出台的《南平市引进“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工作方案》中,奖励政策持续加码,除了为四类引进博士、硕士人才提供相应的安家补助、人才奖励房和生活补助外,还量才授任,激励各类人才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此外,南平市还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两年来为58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配偶随迁等问题。
“我们持续运用一线考察、蹲点调研、立体考察等多种考核识别干部机制,对基层经验丰富、服务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人才,放到重要和关键岗位使用,做到用好一个,激活整体,激励干部实干拼闯。”林旭阳说。(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赵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