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7月,朱敏出生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处农场,由于国内局势不稳,父亲朱德只好将她和母亲留在国外,然而就在朱德走后不久,朱敏的母亲贺治华便移情别恋,丢下朱敏与外国人结了婚。贺治华的妹妹在姐姐新婚后,就将未满周岁的朱敏带回了四川老家,交给了外婆抚养。整整14年,朱敏一直生活在外婆家的小院里,朱德因为革命的原因,从未回家一次。
正是这14年的生活经历,让年幼的朱敏对父母这一概念非常陌生。父亲长什么样?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父母陪着,而我没有?与同龄人的生活一对比,朱敏幼小的心灵更加敏感,更加渴望来自父母的关怀。
一直到八岁,朱敏和外婆来到县城时看到了父亲的画像。这时的她尚且不知道通缉令上画着的正是他的父亲——朱德,是他的外婆看到立马拉着她离开后,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常常出现在外婆口中的父亲。
由于当时反动派猖獗,外婆害怕反动派发现自己等人和朱德的关系,连忙带着幼小的朱敏离开。朱敏一边跟着外婆走,一边时不时回头望着画像,仿佛这样就能将父亲的样貌记下。
朱德
几年未见,朱德自然也非常相见自己的女儿,但动荡的时局让朱德一直担心贸然将女儿接回来会给女儿带来危险。一直到1938年,国共两党的合作终于敲定,认为时机已到的朱德决定将女儿带回来。
但此时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朱敏此时在哪里?十数年未曾见面,女儿的具体位置已经没办法确定,但幸好朱德有着众多好友的帮助,经过不懈寻找,找到了已经十二岁的朱敏,但在说明来意后,外婆并没有同意让他们带走朱敏,一直到朱敏十四岁,她才来到延安与自己的父亲相认。
朱德和女儿朱敏
54岁的朱德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将朱敏紧紧抱在怀里久久不愿松开。作为父亲,朱德想要把女儿带在身边时时刻刻看着她,但战争年代,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为了女儿的生命安全,朱德只好在与女儿团聚一个月后,将她与毛主席等人的子嗣一同送往苏联接受教育。
当时朱敏年仅十五岁,为了不暴露身份,朱敏改名为“赤英”,而这个名字也包含着父亲朱德对她的无限期盼。到达莫斯科后,由于水土不服朱敏患上了严重的哮喘,这仅仅是她噩梦的开始,
除了她以外,还有二十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也在其中。两年后,朱敏与另外三个小孩子一同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在前往集中营的火车上,朱敏就遇到了危及生命的劫难,由于囚犯众多,货仓里的空气浑浊不堪,再加上本就有哮喘,种种原因之下,朱敏数次昏迷,但坚韧不屈的精神一次又一次让她清醒过来。
纳粹集中营
终于,经过几个昼夜他们抵达了德国。在进入集中营之前,纳粹们还搜了囚犯们的身,朱敏也不例外,而父亲在临走时送她的派克钢笔就是那时被敌人拿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刻印着列宁的徽章,为了避免没收,她只好将徽章压在舌头底下才免于发现。
集中营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艰苦,年纪尚轻的朱敏受尽磨难,与她一起的小囚徒们都被分配在兵工厂干活。他们的工作就是将子弹装进盒子里,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吃的东西也不好,一般是发霉的面包。
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也为了保护自己,朱敏自从踏入集中营后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时间一长,几乎丧失语言能力。除此之外,由于营养的严重匮乏,朱敏开始大把大把得掉头发,身体也停止发育永远定格在少年时期。
长期的压迫和不健康的生活环境,让朱敏染上很多疾病,颈部淋巴结核就是在那一时期留下的病根。由于环境恶劣,她的淋巴块发生溃烂,血脓沾满整个衣领,脖子也完全肿胀起来,为了避免丧失劳动力,狱警只好将朱敏带到医务室,医生残忍地将朱敏的头按在桌子上,随后用未消毒的剪刀毫不留情的剪下去,硬生生将血脓块剪掉。
正因如此,朱敏对这些德国人充满仇视,即便自己是个孩子也要想尽办法抗争。1944年后,苏联大反攻,德军节节败退,前线督促后方加紧制作弹药,而集中营的囚徒们更是忙碌起来,朱敏则抓住这一机会,趁工头不注意,拼命地往弹壳里吐口水,因为她知道,子弹遇水就会变成哑弹,以至于到后来朱敏整个嗓子都是哑的。
直到1945年春,德军大举败退,朱敏终于等来了希望,某天清晨,她像往常一样醒来,却发现房门外的德军看守已不知去向,集中营的大门也向外敞开着。
德军战败了,朱敏与剩余囚徒终于恢复了自由,他们走出集中营,一路向东决定走回苏联。就这样,经过数月的艰苦跋涉,朱敏一众人来到了波兰境内的一处小镇,顺利地进入苏联难民营。
德军战败
回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朱敏也放下心来,她被安排在厨房干活,身体也慢慢调养过来,不久后,一名苏联军委来到难民营视察,他发现朱敏的样貌非常像中国人,当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很好,所以男人就一直询问朱敏的身世,但经过苦难的朱敏怎么肯轻易透露。
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份不被泄露,最初朱敏只说自己是一位老中医的女儿,为了治病来到苏联,却被关进集中营,但在听到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朱敏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并坦白了自己的身世,军委听到后大惊失色,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子女竟然成功从敌人手中逃脱,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奇迹。
1946年1月,朱敏终于乘坐火车返回莫斯科,父亲朱德也在同一时间将一封信送到了她的手上,朱德在信中说道,当时的苏联正在内乱,他也不好麻烦当地政府寻找,让女儿受这么多苦,希望能够原谅他,看完信后,朱敏忍不住痛哭起来,她没有怪过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身上也肩负着伟大的使命。
莫斯科
从1946年到1953年,朱敏一直呆在苏联学习先进思想以及科学技术,她没有忘记当年父亲在她临走时告诫她的话。
1953年6月,阔别祖国13年的朱敏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不久后,朱敏生了一个孩子,父亲朱德抱着外孙开心地笑了。朱敏本以为能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但却没想到父亲朱德却说不想搞特殊化,希望子女独立,所以朱敏搬回了学院宿舍,而这一住就是整整40年。
在朱敏
因为自己的父亲是伟人,朱敏从来不敢要求组织给自己换一个大一点的房间,她怕这样是搞特殊化,她和丈夫共有五儿一女,七口人挤在员工宿舍却毫无怨言,因为她遵循父亲的原则,她要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几十年如一日,朱敏投身教育事业三十余年。直到1986年才光荣退休,退休后的她却无法丢下教育事业,故而又创办了“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纵观朱敏坎坷的一生,经历种种苦难却不向困难低头,她所做的贡献也必定会让国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