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反脆弱”的孩子?过度教育和保护换来“娇惯的心灵”

如何培养“反脆弱”的孩子?过度教育和保护换来“娇惯的心灵”

  中新网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应妮)为什么“虎爸虎妈”的教育方法把孩子们照看得密不透风?为什么这些孩子,虽能在考上精英大学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却对焦虑和抑郁毫无免疫力,在青春期时成为前所未见的脆弱一代?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我们始终被焦虑笼罩,付出了全部心血,却换来脆弱的心灵、迷茫的巨婴、没有炼成的钢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4日晚,“‘娇惯的心灵’与当代教育问题——如何培养‘反脆弱’的孩子”论坛在线上举行。

如何培养“反脆弱”的孩子?过度教育和保护换来“娇惯的心灵”
《娇惯的心灵》书封 主办方供图

  时刻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杀教育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指出,现在无论是学校也好,还是父母教师也好,乃至于整个教育管理者,大家都忘了教育到底要做什么。父母亲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拿高分、上好学校,找好工作,有好收入,然后你才幸福。

  “幸福永远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永远比成才更重要,这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主张。其实这是教育的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就是无法成为共识。”

  他认为,当今时代随着信息的泛在化,教育资源也已经泛在化。孩子们受网络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从学校中受到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需要我们重新构造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他心目中理想的新型学校体系是,未来学校是学习中心而不是学校。一个人不是在学校学习,应该在不同的学习中心进行学习,而且是终生学习。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直言,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杀教育。

  他说,现在就是把大学完全变成了一个竞争场。大学本该是保有我们自身文化并涵养人才的地方,所以它某种意义上不完全顺着潮流甚至有些地方是逆着社会潮流才对,否则就没有创新性人才。

  “我的一个本科学生,一个学期11门课,做了34篇作业,他能健康吗?要是换成我,也会得拖延症的。在这种训练的强度下,他会有持久的对一项事业的喜爱和热爱吗?长期在这样的节奏里,我们能培养出为了一项事业保持长久的兴趣,并献其终身的学生吗?事实上,一个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长久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和忠贞,才是我们教育需要的。”

  至于心理健康,他说任何真正的人才都是要敢于面对失败的,要忍受失败的考验,要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勇于承认自己的缺欠。凭什么世界都是你的呢?你不可能以自己要求整个世界,所以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今天,孩子们是很孤单的,孤单疏离的人不能集聚周围人的能量,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力量,如何会成就自己呢?”

  美国学者新作《娇惯的心灵》折射中国现实

  新近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也对文中开头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答案:在三大谬论的认知指导下,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导致一代人的衰弱,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可能都与美好的愿景背道而驰。

  这三大谬论是:脆弱人设——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情感推理——永远相信你的感觉;我们vs他们——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这三大谬论既不符合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也不符合许多文化中的古老智慧;但它们却在社会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导致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爆发式增长、自杀率的上升、成熟期推后、抗压性减弱、难适应社会等等诸多问题。

  美国大学生被过度保护和宠溺的问题,已经引起美国学者的重视,《娇惯的心灵》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两位作者——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和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IRE)主席格雷格·卢金诺夫——以大学生群体为切入点,在讨论揭发文化、抗议文化、心理焦虑、认知扭曲、政见分化、社交媒体出现等种种社会问题时,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的培养方式、社会的发展趋势、科技的革命,甚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成长期来进行田野调查,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使得本书极具现实意义,发人深省与共鸣。

  作者们描述的这些情境,有部分是美国特有的,但更多的是无分西东的普遍。如书中的批判与近年来国内对某些“巨婴”“脑残”“精致利己主义”以及各种各样“焦虑”话语的批评有诸多相似之处。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表示,“娇惯的心灵”是对美国当前教育病症所下的诊断,作者抽丝剥茧,证明了大学生脆弱心态的根源在于全社会对青少年的过度保护,从家长、社群到大学都难脱干系。书中所包含的历史教训,值得每一位关心教育的中国读者细品和深思。(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54 字。

转载请注明: 如何培养“反脆弱”的孩子?过度教育和保护换来“娇惯的心灵”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