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外蒙古,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外蒙古,清代地名,又称喀尔喀蒙古。喀尔喀又作哈尔哈,是蒙古语Halha的对音。指蒙古高原北部,以别于高原南部的内蒙古。东临黑龙江将军辖境,西至阿尔泰山接新疆,南至瀚海与漠南蒙古相连,北与俄罗斯接壤。

一、外蒙古独立过程

1911年(宣统三年),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古封建上层,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驱逐清朝政府驻库伦办事大臣,私自与沙俄签订非法的《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

1915年(民国四年)中俄蒙签订的《恰克图协约》第二条规定:“外蒙古承认中国宗主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十月革命后,1919年夏,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封建上层与中国北洋政府开始关于取消“自治”的谈判。同年11月,外蒙古自治政府正式取消,外蒙古地区由西北筹边使管辖,保留汗的称号。

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成功,7月宣布独立,建立“君主立宪政府”。

1924年5月哲布尊丹巴死后,同年11月,第一届大人民呼拉尔在库伦召开,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2月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签订涉及外蒙古主权的雅尔塔协定。

1946年中国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6日同中国建交。

外蒙古,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二、外蒙古四大部由来:

明中叶,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台吉有七子,分居喀尔喀河流域,这七个鄂托克(领地)被称为“喀尔喀·多伦·和硕”,即喀尔喀七部或喀尔喀七旗。

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喀尔喀七部举旗南迁,投奔清朝,被安置在喀伦边内。

三十六年,噶尔丹败亡,喀尔喀蒙古诸部回归旧牧地。这时喀尔喀分三部:土谢图汗部称中路,车臣汗部称东路,扎萨克图汗部称西路。

雍正十年,喀尔喀亲王额驸策棱在额尔德尼昭(即光显寺,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西北)大胜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清廷以其“劳绩懋著”,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隶属于额驸策棱的赛音诺颜部,从此赛音诺颜部始为大札萨克,与三汗部并列为喀尔喀四部。

至嘉庆间(1796~1820),喀尔喀四部有四盟,八十六旗。

三、外蒙古四大部情况: 

1、土谢图汗部 

东界肯特山,西接翁金河,南临瀚海,北靠楚库河,接俄罗斯。

始设十七旗,雍正间(1723~1735)增至三十八旗。

嘉庆时(1796~1820)有旗二十:土谢图汗旗、中旗、中次旗、中左旗、中左翼末旗、中右旗、中右末旗、左翼中旗、左翼中左旗、左翼前旗、左翼左中末旗、左翼右末旗、左翼末旗、右翼左旗、左翼左后旗、右翼左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右翼右末次旗、右翼后旗。

诸旗会盟于汗山,称为汗山盟,驻土拉河南北。有佐领五十九。

2、车臣汗部

东临额尔德尼陀罗海,西接察罕齐老图,南界塔尔衮柴达木,北邻温都尔罕。

康熙间(1662~1722)编旗二十一。

乾隆间(1736~1795)有旗二十三:车臣汗旗、中左旗、中左前旗、中右旗、中右后旗、中前旗、中后旗、中末旗、中末次旗、中末右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左翼后末旗、右翼中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前旗、右翼左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

诸旗会盟于克鲁伦河巴尔和屯,称为巴尔和屯盟,驻克鲁伦河左右。有佐领五十四。

3、扎萨克图汗部

东临翁锦、西尔哈勒珠勒,西界喀喇乌苏、额喇克诺尔,南接阿尔察喀喇托辉,北界推河。

康熙三十年,策旺扎布受封扎萨克和硕亲王,始设八旗,后增至十二旗。

雍正间增为十五旗,乾隆间增为十七旗。

嘉庆时有旗十九:扎萨克图汗旗、中左翼左旗、中左翼右旗、中左翼末旗、中右翼左旗、中右翼末旗、中右翼末次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左翼后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右翼后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附辉特旗。

诸旗会盟于扎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称为扎克河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驻杭爱山。有佐领二十五。

4、赛音诺颜部 

东界博罗布尔哈苏多欢,西接库勒萨雅索郭图额金岭,南临齐齐尔哩克,北接齐老图河。

雍正十年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隶属额驸策棱的赛音诺颜部,始别为一部。

嘉庆时有旗二十四:赛音诺颜旗、中左旗、中左末旗、中右旗、中右翼末旗、中前旗、中后旗、中后末旗、中末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左末旗、左翼右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末旗、右翼左末旗、右翼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右后旗、右翼后旗、右末旗,另附厄鲁特前旗、厄鲁特旗。

诸旗会盟于齐齐尔哩克,称为齐齐尔哩克盟,驻翁金河北。有佐领二十五。

外蒙古,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PS:未来外蒙古是否能回归中国,请历史见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81 字。

转载请注明: 外蒙古,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