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宰相是“斜杠青年”?身兼数职成常规化操作,皇帝boss很满意

宋代丞相

在宋代繁重的官僚体制当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宰相兼职”。很难想象,在“冗官”现象严重的宋代,甚至会出现宰相“身兼数职”的局面,是宋代宰相也想当起“斜杠青年”?其实,正是因为宋代“宰相兼职”的存在,宋代才能够维持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政治体制,甚至一部分官方活动,也正是因为“宰相兼职”才得以推进和实施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当中,宰相身兼如此多的职位的局面,也只会在宋代才得以出现。

而宋代“宰相兼职”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一定的宏观制度上面的原因,具体来说,可以从唐五代时期官制的承袭和宋代官制的设置这两个层面来讨论。

宰相兼职,并不是从宋代才出现的局面,而是一种早在唐五代时期就已经存在的现象。所以说,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宋代宰相兼职的出现,是在承袭唐五代时期的惯例的基础上出现的。

早在唐朝时期,就有史料记载:“凡有国恤,皆以宰相为礼仪使,掌山陵、祔庙等事。”

隋唐五代时期

早在那时就会出现宰相临时收到兼职的现象。但是,唐代的宰相兼职只是一种临时性现象,并非如宋代的宰相兼职的常规化操作而在唐代制度的基础之上,继任的宋代,为了尽快的稳定政治局面和稳定社会,所以很多制度都是直接延续唐制的,这其中,就有宰相兼职制度。而宋代宰相兼职,在唐代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和系统化的发展了,体现出宋代宰相兼职的特点。

在建国初期,宋代一直是延续唐代制度来进行统治的。但是随着宋代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官僚体制也开始不断变革,而其中的宰相制度也开始朝着兼职多样化的层面进行发展。

在宋代的官僚体制变革当中,宰相兼职制度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宰相制度当中,宰相兼任中书、门下侍郎的现象十分常见。实际上,这个现象早在唐代开始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宋代建国初期将这一兼职制度延续了下来。而在之后元丰时期的官制改革之时,宰相兼职中书和门下侍郎的现象开始更为普遍。这一兼职现象也因为宋代官制的不断变革,而开始成为一种系统性的制度。

宋太祖:建国初期

除了从制度层面上可以得出宰相兼职的主要原因之外,宰相兼职局面的出现,还有几个个人层面上的原因。

宰相之所以会兼任如此多的职位,最根本的条件是需要受到统治者的认可。而统治者之所以会支持这种行为,也是因为宰相兼职能够满足统治者的多样化需要。从宰相兼职的主要职位来看,这方面也受到统治者的影响。

就拿统治者的文化信仰来说,宋代真宗和徽宗都十分信仰道教文化,所以在位期间道教等宗教活动进行的比较多,而宰相通常也是推动道教活动的重要助力。宰相任礼仪官、宫观使等等职位,在各种道教活动的执行当中比较常见。统治者的多样化需要的存在,使得宰相作为一种权威性的代表,需要兼任多种职位,以满足统治者需求。

宋徽宗

其次,宰相之所以会愿意兼职,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人原因。毕竟兼任职位,是宰相自己加强权力和加大对朝野的控制的最基本的途径。从兼职的层面,宰相可以获得更多的职权和更多领域的话语权,从而能够加强自己对政事的管控范围。这也是宰相兼职的个人原因之一,宋代的宰相会利用统治者对于自己的信任,去扩展自己的兼职,从而为自己谋取更多的特权。

这种情况,在《宋史》当中也有记载:“中兴多以宰相兼领兵政、财用之事,而执政同预焉。”从史料记载来看,宰相会身兼多职,还存在一些个人的原因。

而宋代的宰相兼职现象能够存在如此之久,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宰相的兼职多样化与自身职能的扩大,实际上体现的宋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性和系统性发展。

宋代宰相

从北宋到南宋,从继承唐五代时期的制度到发展出自己的完善的宰相兼职制度,在北宋时期,宋代的宰相兼职多为临危受命,与唐代时期的宰相兼职相差无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的宰相兼职类型也逐渐朝着多样化和制度化的形式发展。

比如说,宋代的著名宰相秦桧,就曾经兼任五六种职务,包括枢密使、监修国史、提举详定司、提举实录院和奉册宝史等多种职位。而这种兼职现象,在南宋时期更为常见,宰相兼任五六种职位更为常见。从某一层面上来说,这也体现出背后的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成熟发展。

宰相兼任职位越大,宰相的权力也就越集中,那么宰相对于国家的控制力也就越大,如此一来,中央的权力也就越集中。虽然表面上这些行政权、财政权和军事权都集中到了宰相一人手中,但实际上却是集中于宰相背后的君主手中。

秦桧

宰相权力的一定程度上集中,可以便于中央对于政治事务的统筹管理,也可以促进中央集权。但在宰相集权的同时,统治者必须要能够对其职权的扩充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才能够促进背后的中央集权发展,否则就会造成中央权力全都集中在宰相一人手中的严重后果。因此,宰相兼职职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央集权的发展,这也是成熟的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

在宋代繁重的官僚体制当中,宰相兼职制度可谓是为这种冗杂的官僚体制能够持续运营,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宰相兼职还是推动各项活动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动力。

宋代的“冗官”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出现了“多人任一职”的现象,而如此一来,也就会造成官员的责任感低下,在关键时刻,宰相兼职能够提高行政决策效率,解决一些问题。

宋代官员

宁宗时期的“遵孝宗典故,宰相兼国用使”,的确为国家解决了财政监管问题。当时宋朝的国家财政因为监管不力而造成了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的局面,而宰相及时上任监管,挽救了国家财政的问题。如此可见,宰相兼职职能的扩大,确实可以挽救官僚体制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加强监管,提高行政效率。

宋代的许多政治活动的推行,也正是由于宰相兼职的存在才得以顺利开展和实施。诸如立法、修史和礼仪活动的开展,都少不了兼职宰相的推动就拿宋代的修史活动来说,宰相就没少参与到这类活动当中来。一是因为当时的修史活动需要一个位高权重者来推动和参与,二是因为宰相的能力也可以促进修史等活动开展的更加完善。因此,宰相参与修史,成为宋朝的惯例,从宋仁宗开始,这种传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梁溪漫志》就记载了当时的这种惯例:“秦忠献(秦桧)独相,以监修兼提举。自是而后,凡两相则首相监修,次相提举。或首相阙而次相已提举,则命参知政事权监修。”从这一案例当中,其实也可以得出“宰相兼职推动政务活动的进行”的结论。

官员任命

宋代宰相“身兼数职”局面的存在并非偶然,在继承唐五代时期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惯例和传统。而宋代宰相兼职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并且被统治者和宰相本人推崇,是因为这种传统能够满足统治者和宰相的个人需求。而这种宰相兼职制度的多样性和系统性发展,能够对中央集权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皇帝boss还很满意的,如此能够弥补繁重官僚体制带来的不足,加强监管,同时也能为宋代的立法和修史活动的推行助力,体现出宋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性。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11 字。

转载请注明: 宋代宰相是“斜杠青年”?身兼数职成常规化操作,皇帝boss很满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