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临近
考生如何利用最后冲刺阶段
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
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
潍坊融媒邀请
我市学校各学科带头人
针对冲刺阶段的复习
为广大考生支招
少年别慌
请收下这份备考锦囊
积累与运用题是语文卷中最基础的题型,考生应尽量少失分或不失分。复习这一阶段,考生要对诗文默写、标点符号、病句、语法、生字词、名著阅读等知识进行细致的摸排,做到心中有数,答案准确。对古诗文要做到日日背、日日默,对出错题目要弄清原因并整理到错题本上,经常翻看巩固。名著阅读可围绕文章内容、主要情节、人物性格等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对重点内容要利用边角时间进行精读。
中考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型分为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和两篇现代文阅读。应对诗歌鉴赏题,考生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课下注释和关键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顺利完成题目。文言文阅读往往考察重点实词含义、虚词含义、句子翻译、人物性格、主旨等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认真记牢课内重点实词、虚词含义,学会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做到举一反三。现代文阅读要做到辨清文体,掌握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的各种题型和答题技巧。考生还要对这一阶段做过的题用心琢磨,分析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的不同之处,力争让自己的答题规范、准确、全面。
冲刺阶段,考生仍然要对作文进行审题和立意的训练。首先,要保证审题准确,不跑题、不偏题;其次,要学会根据素材升华出有深度的主旨;第三,要对平日习作进行反复修改打磨,力争语言优美;最后,还要学会对自己独有的素材进行多角度分析,做到能根据考试题目的要求,尝试用平日素材进行改编,表达主旨。
复习的最后阶段,对于知识点的总结梳理,考生应重视教材,立足基础,在准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公式、法则、定理的实质及其基本运用的基础上,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题型的总结梳理,应摆脱盲目的题海战术,对重点习题进行归类,找出解题规律,要关注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
重视基础、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数学意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落实,同时多关注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学学科的考察越来越注重问题情境化,主要在于考思维、考逻辑推理、考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之前思路分析很重要,学习数学不仅要学怎么做怎么算,更重要的要学怎么想,把解题之前的思路分析作为重点,从中逐渐学会分析、判断和决策。解答后,有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就是归纳总结。做完后要好好想想在做题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这是什么类型的题,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有些什么经验和教训。这种思考总结会为考生做下一个题有所帮助,也就是通过良性循环提高解答数学题的质量。
最后阶段的复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不要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做模拟练习,进行归纳、整理,使方法再上一个层次。在临考前,考生要把自己感到不踏实的问题过一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专项训练包括语法专项训练和题型专项训练。语法专题要突出重点,如词法中的名词、动词以及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句法要重点掌握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题型专项则侧重技巧,要熟练掌握每种题型的做题方法。通过练习,考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中考,同时发现自己的易错点和薄弱题型,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和专项提升。另外,考生尽量使用往年中考真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
确保中考词汇熟练背记,要特别注重高频词汇的不同词形变化及这些重点词汇的词性,这对于更好地完成“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这道大题尤为关键。最后一段时间回归基础,仍然要对中考语言知识点进行梳理,查漏补缺。首先要形成中考语法的知识体系,其次要对自己前期的错题进行梳理和归类整理,清除知识上的盲点和疑惑点。
英语中考中,对阅读能力的考查是重中之重。这个阶段,考生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同时还要熟悉并认真践行各个题型的答题技巧。比如,在做阅读选择题时,要注意识别该题目是细节理解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还是主旨大意题,每个类型的题目都有相应的解题技巧。细节理解题和词义猜测题是相对简单的,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由已知得出未知,那么如果一个选项是文章的内容截取,则这个选项肯定不是正确答案。主旨大意题要求考生在回答的时候更加关注文章的ideas而不是facts。它的答案通常隐藏在首段或尾段,或者需要考生归纳每段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综合后得出答案。
作文在英语中考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最后阶段要背记写作基础语言,熟悉每类话题作文的大致写作模式。首先,要整理写作常用的重点词汇、重点短语、句型并熟记,确保能在不同话题的作文中熟练运用这些重点写作语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其次,要根据中考评分标准,对已有的作文(尤其是上课写过的和考试卷上写过的)进行修改,使自己的作文在内容、结构和卷面上更符合中考高分作文的标准。
重视基础,回归教材,认真研读上册、下册化学课本,不留知识点空白。熟记化学用语,理解基本概念,熟练书写常见物质化学式、常考化学方程式,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催化剂、燃烧、溶解度等常考概念。
重点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单双选、填空、流程题、综合探究题等。弄清平时题目中的失分点,结合老师的讲评思路再做几遍。
有针对性地复习错题。注意按类别,如模拟考试、专题练习、单/双选、基础填空、实验探究、工艺流程等整理试卷资料,做好总结和变式训练。
考试时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捕捉、圈点勾画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仔细推敲文字叙述、图、表,挖掘隐含信息。
规范答题、注意细节,如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条件、配平、符号。不写错别字,化学用语书写和计算题要用规范格式,特别注意题后括号内的答题要求。
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如果有时间检查,要重点把握分值较高的题。对于一些不确定的答案,要在确实有了正确答案的前提下再划去原来的答案。对于一些实在无把握的题也要尝试回答,尽量不留空白。
紧扣课本的重要概念和原理进行专题训练、变式训练,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掌握各部分知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
对错题不仅要认真反思,还要进行整理,对于经常出错的题目和常考题目,应在书本相应位置作标记。每周固定一天将校本和练习册中的错题巩固一遍。在考试中遇见所做原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同类型的题目很多,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做习题时要联系所学知识点,准确、严谨记忆题目考察的基础知识,同时学会将多科目知识融会贯通。
特别注意,平时做题就要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及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观点,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生物知识。
最后阶段,可以通过习题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回归教材,深层次理解重要的生物学概念,识记时不死记硬背,要让记忆方法多样化(可采用对比法、联想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关注会考的动态和趋向,针对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复习,减少复习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
想要提高历史成绩,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薄弱点无外乎以下三类:一是基础知识背诵不扎实,尤其是大事件和时间混淆不清;二是虽然认真背诵,但因历史脉络不清晰,对时代特征把握不准确,不能构建大的时空观;三是审题不清,做题欠缺技巧与方法。
针对三类薄弱点,具体建议“万变不离其宗”——回归基础知识。考前冲刺阶段,要回归课本,记忆基础知识,可以借助目录掌握大的历史分期、时代特征和重大历史事件;借助课本大事件年表,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并进行归类;理顺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意义。
在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找到其中的联系,如古今、中外、因果、横向等联系,从而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比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等。借助历史基本规律和大趋势形成专题总结,纵向深化历史学习,提升历史思维。
“实践出真知”,做题方法技巧和审题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练就。最后冲刺阶段可以将近四年的中考题做熟、做透,在真题中总结方法。需要提醒的是,做好历史真题最核心的思维在于坚持“论从史出”。
近年来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改编的问题,这些都传递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在复习阶段决不能放弃对课本的关注,要重视课本内容和功能的挖掘,注意课本中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
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的变通能力。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复习时要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演示实验、验证实验、分组实验等,在熟练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具备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复习阶段注意强化审题和答题的规范意识。审题是解题的起始环节,要正确理解题中的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看懂物理示意图。答题时注意书写公式、代入数据、解出结果,不能只写公式,不代入数据直接写出答案,统一单位要步步落实。
此外,有些试题的结果需要分类讨论,平时练习中要重视一题多解。
在冲刺复习阶段要夯实基础知识,回归教材。每天朗读考点,可早上背诵,睡前回顾,对于不熟悉的考点要多读几遍。
熟悉常考题型,总结答题规律。抓好课堂主阵地,掌握老师在课上呈现的典型例题,注意读题、审题、分析,力求答案准确、角度多元化。每天限时10分钟做15道选择题,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标出出错点,弄懂出错原因,学会总结,寻找规律和技巧。每周做3道—4道主观题,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以学校模拟考试为契机,关注时政热点材料。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专门针对中考题型进行训练,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具体作答方法,还要关注收集材料热点,真正将时政热点和教材知识相联系,学会灵活运用。
考试前要调整心态,既不盲目乐观、自信,也不能怀疑自己失去信心。中考无非就是把平时重复了N次的题目再多做一遍,只要维持好心态,给自己一些动力,就能顺利跨过中考“线”。
采用恰当的复习方法,确立正确的复习策略是地理中考冲刺的关键环节。
回归教材,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地理要素、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强化地图复习,着重加强对区域读图、识图和析图的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精心筛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考真题和模拟题进行考前训练,逐步掌握中考命题的基本规律和解答各类中考试题的方法和技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卡塔尔世界杯、世界人口突破80亿、淄博烧烤、粮食安全、国际合作等。
考试答题时,一是要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提出的问题。二是看清图像,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弄清图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特别注意图中有无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容易忽略的内容。三是对答案进行构思,分条作答,标好序号,用地理语言表述,关键词一定要准确。
策划:孙瑞永 王光伟
统筹:李中伟 冯媛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超 刘英銮/整理
设计:刘逢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