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可以“自选舍友”,准交大新生们收到了学校的兴趣爱好调研,可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运动习惯、爱好等选择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室友。
上海交大招生办回应,研究生是今年才开始试行,往年学生也可以跟熟悉的人申请同一个宿舍,今年开始大规模“自选舍友”,新生的话可以根据自选兴趣标签,作息习惯,学校会按照同学院相同兴趣的进行分配。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寝眠”,网络上的一句玩笑话可见室友间的亲密程度;但亲密可能也意味着更易产生冲突。宿舍资源有限,个人空间相对狭小;而电子产品的丰富,使得相互资源占用不仅限于物理空间。而且现今高校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如果入学后才开始集体生活,他(她)们在适应独立生活和学习的同时,还要面对宿舍成员不同的个性、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一屋几人三餐四季,确实不是一件易事,最后“宿舍4个人5个群”的调侃成真也不罕见。
而按照兴趣标签、作息习惯“自选室友”似乎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我‘早睡晚起’‘爱健身’‘爱美食’”,“期待的室友‘不吸烟’‘脾气温和’”,如果符合彼此期待,就可以果断“选他(她)”。学生提前按需选择,“私人订制”,利于他们更快建立关系,适应新阶段的生活。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可能的在初次分配时让大家满意”,虽然会增加行政管理难度,但也是其基于人文关怀作出的一定让步。
总的来看,比起学校学院自行主张的宿舍分配,学生有权利主动表达自己的意向,按照标签“自选室友”至少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在这样的匹配机制中,依然无法完全避免不客观不全面的自我评价。而且,按照有限的标签选择,可能会造成易被“标签化”、寝室成分单一等问题,况且这也并不能百分百确保大学宿舍生活的平静和谐。试想,如若大家相处后发现未如当初设想,是否反倒会因为“自选”而更加懊恼?
宿舍作为大学生活中的最小“单元”,同样担起了生活层面重要的教育功能。宿舍中私密性与公共性交叠,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共存。在这样一个生活空间,有助于学生个体厘清公共生活和个人权利的边界,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如何践行契约精神、履行责任义务,进而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将来的社会生活。
在面向社会的缓冲期,大学给予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更大的选择权,努力让大家满意,自然是用心良苦,学生们也乐见其成。但也应当明白,每个人都处在选择和被选择中,而自由选择的机会终究有限。社会人际往来、应接事务,无不需要个人智慧和相互磨合。如果能提前在校园中学会这样一课,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