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以旧历史“刻舟求剑”的说法,很多自信的国人并不认同,他们尝试进行各自反驳,但很多最终还是沦落到了“各说各话”。只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即使是从历史角度评比,我国先辈们在海战上的表现也绝不比日本差,甚至是更好!继中日海军对比第一弹(用“弹”这个说法,有寓意子弹的意思)《是谁在篡改历史,误导国人?甲午海战日方实力10倍于中方》之后,欢迎观看中日海军对比的第二弹:中日历史上的三次大海战!
第一战:白江口海战。中日两国是几千年的老邻居,历史上多次爆发战争,其中大规模的海战就有三次,分别是唐朝时期的白江口海战、明朝时期的露梁海战,以及清朝时期的甲午海战。巧合的是,这三场大海战的导火索都是在半岛地区,并直接影响了参战方各自的国运,也算是一种宿命的轮回吧。
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由于年代久远、记载简单,知名度较小,不过其重要性却不逞多让,因为这是身为岛国的日本首次尝试向亚洲大陆方向进行扩张。只可惜其运气不大好,正好碰上了如日中天的大唐。
大唐军队以一万多人、一百七十多艘战船,对阵日本军队四万多人、近千艘战船,结果我大唐海军凭借体积庞大、火力凶猛的大型战船,以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将日军的“小舢板与武装农民工”的结合,打得一败涂地。此战,我大唐海军焚毁日军战船400多艘,日海军残余者四散奔逃。经过此战,日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跟“天朝大国”的天壤之别,心甘情愿地臣服在我大唐面前,并以拼命模仿我唐朝为荣。
第二战:露梁海战。任何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磨,经过将近一千年的蛰伏,贼心不死的日本再次蠢蠢欲动,发动了长达6年的入侵半岛的战争。这个时候的日本,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封建国家。其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已非过去可比,并且开始从西F国家引进先进的火器技术。这给当时的明朝军队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不过,其最终还是被更加强大的明朝用实力所碾压。而露梁海战,就是在日军即将败退出半岛之际的压哨一战。
当时日军装备的是使用火铳、弓箭的吨位较小的安宅船,而我大明水师的主力战舰“福船”,最大吃水深度超过6.6米,配备包括佛郎机、虎蹲炮在内的多型火炮,射程高达几公里。同时,配合我方作战的半岛水师的“龟船”,装甲坚固、行动迅速,也对日军构成了很大威胁。
此役,日军水军的作战目的只是接应陆军撤退,并没有跟明朝水师争夺制海权的意图,所以逃跑积极。大明水师虽然获胜,却没能全歼日军的有生力量,不能不说殊为可惜。经此一役,我方再次打出了两国约300年的整体和平。
直到1894年的甲午海战,本来1888年组建的北洋水师,确实在装备上“亚洲第一”,但是,自从组建后,军费大减,基本上没有再添置新的作战舰艇,实力也基本停滞不前。而这时的日本海军,开始以举国之力(军费占GDP比例一度高达40%),充分利用当时正以“爆发式”的速度快速发展的海军科技,大量建造最新式的速射炮舰船,快速与北洋水师在装备技术上拉开“代差”,并终于在1894年时,舰船真正实力达到了北洋水师的10倍左右。是役,北洋水师大败。
一些写史的人对装备技术没那么深究,只知道单纯的对比舰船吨位(很多现代军力对比文章也犯有这毛病),并不知中日双方当时真正的差距。这产生了一种误导,让很多国人以为,只是因为我们当时“人”不行;更让一些人认为,即使今日我国装备更好了,人可能还是不行。这是不对的。
纵观这三次海战,中方以总比分2:1胜于日本,而获胜一方都是依靠优势装备和整体实力来压倒对手的。所谓的“几百年前的海战经验和海军传统”,在绝对的装备实力差距面前,几乎不堪一击。我们这里不否定“人的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有人拿着历史上的、100多年前的甲午海战的例子来说,日方海军人的因素比我国的强,那么,我想请他们看一看中日历史上的这三次大海战,看一看我们先辈们曾经辉煌的过去!论历史,我们比日本海军更强!
敬畏强者,是人类的共性;臣服强者,是日方的特点,就跟现在日方拜服在美方手下一样。笔者相信,下一次,如果下一次中日再次爆发海战,我军定能大败日军,日方也必将再次拜服在我华夏面前。谨以此文,纪念先辈和明日。
作者:刻雨无痕;提议:面壁者晨曦;编辑:唐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