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以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
到了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
咸丰帝死后,奕訢的一场撕心裂肺的大哭,让肃顺等人都有点动情。不过,奕訢心里还是十分清楚的,热河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在这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小心谨慎,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祸端或砍头的大罪。
于是,奕訢在完成祭奠仪式之后,在载垣和肃顺等人面前表现得十分恭敬和卑谦。之后,肃顺等人看到奕訢一副服帖的样子,不免对其有些轻蔑和瞧不起,放松了警惕。很快,奕訢在祭奠上大哭的消息传到了宫中。两位太后得知奕訢已经到了热河之后,心里总算踏实了许多。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尤其是慈禧太后,她在听说奕訢到热河后,心中联合奕訢一起谋权的计划开始逐渐明朗了起来。
从血缘关系上说,奕訢是小皇帝的亲叔叔,是两位皇太后的小叔子。虽然,他们之间有君臣尊卑的关系,但是,跟一些远支的亲王和异姓大臣相比,他们始终比较亲近一些,可以算是一家人。而且,中国有些俗语是这样说的:“血浓于水”“肥水不流外人田”等等。
所以,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家人手里,总比在外人手里要强得多。再说,慈禧太后心里也十分清楚,并信任奕訢的办事能力。早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下天津的时候,慈禧太后就已经在咸丰帝和众位妃嫔面前推举奕訢了,并说他一直以来都非常明白事理,做事也十分果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对奕訢的才干和能力是百分百信任的。在她眼里,奕訢绝对不是那种平庸的无知之辈。按照慈禧太后的计划,两位太后在不久之后,就要传唤和召见奕訢。但是,按照宫廷的惯例和规矩来说,后宫妃嫔不可以轻易和王公贵族们见面的。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皇太后或者皇帝过生日的时候,王公们才可以带着自己的夫人们进入宫中面见太后。因此,尽管两位太后用“探问北京的现状”为由传召奕訢,但这个策划了很久的“叔嫂会”,还是经历了许多周折。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在得知两位太后想要会见奕訢这个消息后,肃顺等人顿时警觉了起来。
随即,他们出面对此事百番阻挠,特别是军机大臣杜翰,他甚至公开指责太后和奕訢说:“先帝刚刚去世,皇太后还处于丧期,叔嫂之间应当避嫌不是召见。”肃顺听到这句话后,立刻大笑起来,并鼓掌称赞道:“说得真好,不愧是杜受田(咸丰帝的师傅)的儿子呀!”
可见,肃顺等人的话说得很是刺耳,处处带刺,且拒绝的理由也十分正当。但实际上,事实也确实如此。皇帝刚刚逝世,两个新晋为寡妇的嫂嫂应该在后宫中安分守丧期,而不是与年龄相近的小叔子见面,这要是被外人知道了,是要被非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奕訢也不好说些什么。但是,两位太后却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她们看奕訢这么久不来,就派太监数次去催促,且态度十分强硬。这下子,奕訢和肃顺等人都为难了起来,去吧,不合礼仪。可要是不去,便是违抗旨意,这该怎么办呢?
奕訢不敢擅自做主,只好对郑亲王说:“现如今,两位太后催得这么急,不去是不行的。既然你们说叔嫂之间不适宜在后宫单独见面,那么,就请郑亲王和我一同觐见,如何?”郑亲王没想到奕訢会这么说,一下子被弄得有点手足无措,只好对肃顺使了几个眼色,暗示该如何决定此事。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然而,一时之间,精明敏锐的肃顺也被奕訢弄得有点懵。如果让奕訢独自觐见太后,恐生事端,但太后又没说要外臣在一旁陪同。这可怎么办呢?于是,肃顺略笑了一下,说:“恭亲王,你和两位太后是叔嫂关系,我们只是外臣,不宜陪同,你还是自己去吧。”就这样,奕訢得到了单独与太后会见的机会。
根据史册记载,双方在这次见面中谈话的时间不算很短,大概一个时辰左右。这其中,太后和奕訢到底说了些什么,商议决定了什么事宜,我们暂时还没法得知。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到,太后们一定向奕訢倾诉了这段时间所受的委屈、八大臣的傲慢和怠慢,尤其是载垣、端华和肃顺三人根本不把太后母子放在眼里等等。之后,再话题便转到如何击倒八大臣,让皇室重新掌权上。
对此,奕訢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到了。这次,他之所以来热河,主要想试探一下两位太后对八大臣辅佐政务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太后们对此毫无异议,那他就含着委屈和不服气暂时隐藏实力;但若是太后们对八大臣严重不满,那就一定会和他结盟对付八大臣。
庆幸的是,事情正朝着他心中所想的方向发展。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自从两位太后和奕訢见面后,热河的局势就变得十分紧张。
有一次,肃顺等人宴请奕訢,酒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直以来都很冒失的醇亲王因为醉酒,提起了肃顺的发辫,并指着奕訢说:“他想要杀你啊!”醇亲王这话一出口,在场官员顿时变得惊恐万分。肃顺在恐惧之下,只好低着头尴尬地说:“请杀,请杀!”
由此可见,无论一个外臣有着多么显赫的地位,终究无法与皇权对抗。不过,你可别小看了奕訢这个人。尽管,他的势力主要在北京,但在热河,还是会有人向他告密的,比如:军机章京的曹毓英。曹毓英之所以会站在奕訢的阵营,主要是他和肃顺等人有很深的矛盾。
咸丰十年,身为首席军机大臣的彭蕴章,因为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缺席了大臣会议。按理来说,应当由曹毓英替补彭蕴章之位成为军机大臣,可谁知,肃顺等人竟然鼓动咸丰帝把军机大臣换成他们阵营中的焦祐瀛。所以,这件事让曹毓英在仕途上遭遇了重大挫折,引发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怨恨。
此外,在奕訢到达热河之前,曹毓英就已经看出了肃顺等人和太后、恭亲王之间的矛盾。于是,等奕訢到达热河后,曹毓英感觉时局可能会发生改变,便站到了奕訢的阵营中,为其出谋划策,希望为自己以后谋得更高的身份和地位。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不久后,奕訢在热河的活动,引起了肃顺等人的注意和强烈不满。为了能早日送走奕訢,他们主动暗示两位太后问奕訢什么时候才回京。
而此时,两位太后也想再见奕訢一面,确定一些细节和具体事宜。于是,便下旨让奕訢请安后回京。所以,肃顺等人看到太后准备打发奕訢回京的举动后非常高兴,便没有对此次会见加以怀疑和阻止。次日,奕訢以请训回京为由,再次和两位太后见面。
在这次见面中,奕訢把这几天在热河秘密活动搜集来的讯息,向两位太后作了一次详细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奕訢向太后提议:“现今,肃顺等人在热河可以说是权力极大,我们目前最好是先摆驾回京,摆脱他们的控制再作打算。”对此,两位太后有些担心,她们害怕回到京城后洋人会对自己不利。
但是,奕訢却拍着胸口说保证北京十分安全,外国势力不会有任何的反对意见。最后,在会见临近尾声的时候,奕訢一再提醒两位太后:“在这一段时间里,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行为,遇事要沉着冷静,万万不可以鲁莽,有什么事等回到北京后再说。”
与太后见面结束后,奕訢就马上收拾行李回北京了。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当时奕訢为了防止肃顺等人使出阴招害他,曾特意设下障眼法蒙蔽八大臣。奕訢先让自己的随从和护卫在普陀宗乘之庙的后门等自己,他回去拜别载垣和端华等人,并说:“我要去庙里看看和上柱香,可是,自己的随从还没有来,就想借用一下你们的轿子。”
因为,载垣等人得知奕訢要回京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愉悦,所以,对于奕訢的要求,他们并没有想太多就答应了。于是,奕訢坐着他们的轿子回到了庙的前门,从后门坐自己的轿子加速回了京。此外,奕訢害怕肃顺等人派杀手前来行刺,一路上都十分谨慎,甚至不敢居住在途中各个州县为他们准备的住处。
但实际上,奕訢真的想太多了,而肃顺等人也是太大意了。当时,肃顺等人一心只想着让奕訢早点回京,根本没有想过要刺杀他。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两次简短的会见,竟然改变了后来历史的走向和发展。第二天一早,奕訢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
并且,还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又命令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撤职查办,严加看管。并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护送梓宫回京的肃顺。不久,慈禧发布上谕,否认咸丰遗诏,下诏历数载垣、端华、肃顺等人的罪状,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
参考资料:
【《清史稿·后妃列传》、《清史稿 卷二百二十一》、《祺祥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24 字。

转载请注明: 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只跟这个人见了两面,从此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