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幼年因家境贫困,只得靠帮人放牛、放鸭、摆渡船为生。15岁,因老家发生发生严重灾荒,腐朽的清政府又未及时救灾,丁汝昌父母双亡。18岁,太平天国克庐江,生活无以为继的丁汝昌为了生存,遂加入太平军,成为英王陈玉成部属程学启的部下,驻守安庆。
在程学启麾下效力时,因其脑子灵活,作战勇猛,被程学启重点培养,视为亲信。1861年,安庆被湘军围困之时,清军因久攻安庆不下,遂将安庆守将程学启的养母拘拿,迫其投降。程学启对养母很是孝顺,见养母被清军俘虏,且安庆又危在旦夕,于是决定降清。
二月十九日,程学启率丁汝昌等300余人翻越城墙,向集贤关湘军训导曾贞干投降。
就这样,丁汝昌由太平军变成了清军。
最初,清军统帅曾国荃对程学启、丁汝昌等人十分不信任,每次与太平军作战,都让他们排在最前面,防止其作乱。直到,程学启、丁汝昌等率军攻克安庆,与昔日太平军同袍成为死敌,曾国荃这才稍许相信他们。
安庆之战后,丁汝昌以战功升任千总,任开字营哨官。随后,李鸿章建淮军,由于开字营将士多为安徽人,故而被曾国藩划归李鸿章的淮军指挥。
1862年四月,丁汝昌率军配合刘铭传的铭字营与太平军战于四江口,因此战中,丁汝昌身先士卒,作战英勇,被刘铭传看中,遂被其调至铭字营,最初任其亲兵统领,亲兵100人。不久升任营官,授参将,统领马队。
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清廷大赏诸将,丁汝昌以战功升任从二品副将,统先锋马队3营。同年,丁汝昌再次跟随刘铭传北上剿捻军。1868年,捻军被清廷剿灭,丁汝昌因功被授为正二品总兵,加提督衔,视为从一品,并赐协勇巴图鲁勇号。
做到从一品的总兵,丁汝昌算是太平军降将中的顶端人物啦!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剧变,却让丁汝昌瞬间从顶端跌落到谷底。
1874年,清政府决定裁军节饷,刘铭传接到诏令后,决定裁去丁汝昌部的3营马队,见自己的部队要被裁减,丁汝昌自然不愿意,致书抗议,是打死都不愿意裁军。之后,刘铭传是恼羞成怒,自己的部下居然违抗自己的命令,对于久经沙场的刘铭传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于是就起了要杀掉他的念头。
丁汝昌听闻此事后,遂赶紧放弃军队,逃回老家巢县,这才得以幸免于难。
一心想光宗耀祖的丁汝昌逃回老家后,一想到自己可能再无出头之日,每日都是闷闷不乐的。好在这时有他的贤妻在劝解着,其妻魏氏出身书香门第,是一位有见识的女子,她就时常安慰丁汝昌:“我们家有数亩薄田,足够吃饱肚子,大丈夫建功立业,自然会有机会,暂且等待”,丁汝昌这才没有消沉下去。
家居数年后,丁汝昌偶然间听闻曾经的老帅李鸿章现在在天津,且身居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之高位,遂决定去投靠他。来到天津后,丁汝昌也顺利地见到了李鸿章,李鸿章也素知丁汝昌“才略武勇”,恰逢当时他正在筹建的北洋水师缺少一位忠勇有加的掌舵人,于是他就将丁汝昌留在身边,决定日后让他执掌北洋水师。
在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后,丁汝昌开启了平步青云之路。
此时,因北洋水师尚未筹备完成,故而在李鸿章的保举下,丁汝昌暂时任天津镇总兵。1882年,丁汝昌率“威远”、“日新”、“泰安”、“拱北”等舰,成功阻止了日本干涉朝鲜的计划,扬我国威,因此被清廷赏穿黄马褂。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海军衙门根据李鸿章的提名,奏准以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赏加尚书衔,高居正一品。
这一刻,丁汝昌走向了人生的巅峰,执掌亚洲最为强大的海军舰队,威震天下,算是了却了他光宗耀祖之心。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八月十八日,黄海海战爆发,丁汝昌指挥北洋海军12艘战舰同日军开战。然而,因为种种原因,黄海海战以北洋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等5艘战舰,死伤官兵千余人,而日军“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等5舰受损严重为结局。
此时,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虽惨败,但并未伤及根本,如果敢战,并不会说就一定会败。然而,此时李鸿章为保全自身实力,居然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李鸿章这般自私的决定,最终葬送了丁汝昌和北洋海军数千将士的性命。
这时丁汝昌是主战的,然而李鸿章却极力阻止,丁汝昌不敢违抗李鸿章的命令,只能是困守威海卫。
十二月二十五日,日陆军登陆山东荣城,从而完成了对威海卫的海陆二面合围。然而,就在这威海卫急需救援的危急时刻,清廷不但没有想尽办法去救援,其内部反而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互相攻击,丁汝昌作为李鸿章的嫡系则首当其冲,被在朝堂上的李鸿章政敌恶意攻击,被扣上了“通敌叛国”的罪行,若不是李鸿章的力保,恐怕他早就被光绪下令下狱治罪啦!
可是,就算清廷如此对丁汝昌,丁汝昌也从未想过要逃跑,更未想过要投降,他仍力图振作,召集诸将,筹商水陆战守事宜。
十二月三十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递送劝降书,让丁汝昌投降,并答应给他高官厚禄。这时,丁汝昌不为所动,决心死战到底,当日,他就家人说:“吾身已许国”,并将劝降书上交李鸿章,以明心迹。
1895年正月三十日,日军进攻威海南帮炮台的制高点摩天岭,丁汝昌率舰队从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军,发射排炮,击毙日军旅团长大寺安纯。
纵然丁汝昌如此英勇,无奈众寡悬殊,威海陆路南北帮炮台相继失守,刘公岛遭日军海陆合围,终成孤岛。
二月九日,丁汝昌见刘公岛沦陷已成定局,遂决心率北洋海军剩余力量与敌决战。丁汝昌亲登靖远舰迎战,击伤两艘日本军舰后,被日军击中,之后丁汝昌欲与船同沉,被部下誓死救下。
二月十二日,丁汝昌再次毅然回绝日军劝降,只想慷慨以死尽忠。当晚,丁汝昌见大势已去,自觉对不起朝廷,对不起李鸿章,服鸦片自杀,壮烈殉国,年59岁。
然而,丁汝昌的誓死不降,壮烈殉国,并没有让腐朽的清朝感动,更未被厚待。
丁汝昌殉国后,腐朽的清廷朝堂之上的清流党、顽固党人是互相攻击,都不愿背负起这场败战的责任,相互推诿。就这样,丁汝昌这位直到死都忠心于清朝的大忠臣被推了出来,无能的清政府让他这位殉国的忠臣背上了这个失败的责任。
之后,光绪帝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
直至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的力争,丁汝昌才被平反昭雪,可依旧没有得到该有的待遇,未被追赠,也未被赐谥号,其子孙更未得到福荫。
丁汝昌为国而死,死的壮烈。然而,为腐朽的清政府自杀,这实在是不值。清朝的亡国实在是罪有应得,不说清皇族的卖国求荣之举,就单单是如此对待丁汝昌这么一位为国尽忠的忠臣,它的灭亡就是应该的。
只是丁汝昌这么一位忠君爱国的大忠臣,誓死不降,壮烈殉国,最后却是被清廷如此对待,真是让人唏嘘啊!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