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观古今看世界
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一部水浒传,是梁山兴衰史,也是官场现形记。
各类官员粉墨登场,为我们倾情演绎什么叫官逼民反。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站队梁山,以绿林好汉的视角大骂官场黑暗。
其实这不对,有失偏颇,凭良心讲,水浒世界里还是有好官的,只不过在这个大染缸里,他们能起的作用被淹没了。
郓城县令时文彬就是这样一个好官。
在他出场时,施老先生给出了大篇幅的正面评价: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争田夺地,辨曲直而后施行;闲殴相争,分轻重方才决断。闲暇时抚琴会客,忙迫里飞笔判词。名为县之宰官,实乃民之父母。
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很正能量有没有?
施耐庵对于官员没什么好感的,一般评价都很低,像这种正面表扬的,他只给过两个人:一个是后来力助梁山招安的宿太尉,另一个就是时文彬。
作为空降过来的官,时文彬的官运其实很不好。
他来之前郓城还是太平无事,刚刚到任,就赶上了梁中书送生辰纲被劫。
因为犯案的都是书里面的主角,所以他也就顺理成章的被设计成了昏官。
于是,在他郓城县令的履历里,始终抹不掉办案不力的档案评语。
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实事求是,这个真不能怪他。
仔细看书你会发现,他还是很有能力的。
刚来不久,他就迅速摸清了当地的情况。
对于当地“水乡梁山泊贼盗聚众打劫,拒敌官军。”的主要问题高度重视。
为此,他制定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让手下的都头“分头巡捕。若有贼人,随即剿获申解,”
说他是好官,也就体现在这小事上。
首先,对于这种巡视他有一个宗旨:不可扰动乡民。
不要觉得这很平常,那是现代太平社会给你带来的错觉。
在当时,这很难得。你看看当时官府都是什么操性?
就在不远处的石碣村,阮氏三雄曾经吐槽:“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弹,便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有没有觉得时文彬很不错?
另外,针对执行任务的人员,他建立了强制打卡制度“体知东溪村山上有株大红叶树,别处皆无……若无红叶,便是汝等虚妄,定行责罚不恕。”
不对当地有详细的了解,怎么会知道这些细节?
不经过周密思考,哪来这些看似简单,实则有效的措施?
他做事情也非常有效率。
他的昏官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宋江帮他挣下的。
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你看,捉拿晁盖的公文来了,十万火急,本来宋江应该立刻带着去见县令的。
宋江肚里藏私,回了句: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
说县令处理公务累了,休息去了。
实际上有没有这回事?没有。
后来宋江报完了信,施施然领着上官见县令,时文彬什么反应:知县接来拆开,就当厅看了,大惊……
这么大的事,怎么能耽误?你特么送晚了!
这个时候,他再怎么有效率都无济于事了,于是背了口精钢锅。
你说他不识人吗?恰恰相反,他很懂得用人。
你看看他用的这些人?宋江、朱仝、雷横,在当地都是有头有脸,影响力很大的人物。
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他跟这些人的关系也很不错,和宋江“交厚”,朱、雷二人也笼络得不错。
你可能会说:他坏事不就坏在这几个人身上吗?活该!
其实还真不能这么说。作为一个外来的官,他这么做情有可原。
为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素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
意思就是朝廷对地方的管理其实很粗旷,能够收税和派劳役就行了。
其余的细节,则主要是在宗法制基础上的乡绅管理。
因此,官员到一个新的地方后,要想打开局面,必须尽快和当地乡绅搭上关系。
在这个层面来讲,时文彬算是抓住了地方为官的精髓。
而且他用的这几个人,口碑都不错的。都是忠孝传家、仁义素著的。
谁能想到满口忠义道德的宋江会和贼寇暗通款曲?
谁能想到好汉晁保正肯做这等勾当?
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谁又能想到,专管治安的都头们肚子里的小算盘打得一个比一个响?
你想,作为一个县官,手下的办公室主任、警察局长、村主任都和他离心离德。他能有什么办法?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能当上好官,才是咄咄怪事。
就像是明朝的崇祯皇帝,勤政爱民、夙兴夜寐的,架不住大臣都胳膊肘外拐啊。
李自成评价的还是很中肯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如果让时县令说一句离任感言,他是不是也会发自肺腑地来一句:我非办事不利,诸“好汉”误我!
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34 字。

转载请注明: 说说那个被手下集体坑了的县令时文彬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