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我国明朝时期的海盗特别猖獗,尤其像浙江沿海一带,经常受到海盗的骚扰。由于这些海盗成员大部分都是日本人,所以中国就习惯将这些海盗称之为倭寇。他们居住在中国领海部分的一些岛屿之上,趁明朝海防微弱之际进入内陆抢劫钱财掳掠人口,给沿海地带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江浙地带在有明一代经济发达,是明朝朝廷的重要税收重地,明朝为了保住江浙打击海盗也是费了很大的心血,在明朝期间也涌现了不少抗倭英雄,比如说当年的戚家军等。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其实除了东方的中国之外,在西方的海盗也特别猖獗。西方的海盗甚至起源更加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在罗马帝国海域上就已经有了海盗的身影,并且一度让其头疼不已。只不过在明代东方倭寇兴起的时候,西方海盗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而这主要是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掠夺狂潮。
那么同样是有海盗肆虐,东方的海盗与西方的海盗有何不同呢?
一、两者成因不同
1、明朝倭寇出现是由于明朝政府处理问题不当导致,具有偶然性。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由于张士诚势力的余孽逃到海外,经常会骚扰中国的沿海地区,让明朝非常的头痛。后来恼羞成怒的朱元璋也就索性下令封锁中国的海疆,施行海禁政策,避免其渗入,这其实也是闭关锁国的一个具体表现。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但如此一刀切的做法,表面上看倭寇是进不来了,但更大的问题却在后头——有明一代,这般封锁海疆毫无疑问会导致原本居住在沿海地带以渔为业的居民没办法出海打鱼,这些渔民本来就是靠海吃饭,没有土地,海禁就差不多是让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因此,这些人为了活命不得不开始游离于一些灰色地带,比如说从原来的出海打鱼延伸到海边打鱼,再慢慢得向外海进入。
但当时明朝是明令禁海的,渔民们不顾政府的告诫偷偷出远海,自然就再次惹怒了明朝政府,因此明朝政府对待这些人采用了一些高压的政策,比如说发现之后会没收渔船,情节严重的更是被直接关进牢狱里面。
明政府如此的做法彻底断了这些渔民的生路,因此明朝政府和渔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在矛盾激化之后,原本很多打渔的百姓开始成为倭寇与明朝政府正面对抗,以沿海地带的海岛作为了主要根据地。
所以说明朝倭寇的产生具备偶然性,如果没有海禁,倭寇问题或许会有,但完全不会像后来那么严重。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2、而西方海盗而是由海洋文明所孕育,是海洋文明的衍生物,具有必然性。
西方海盗的起源我们在前头简单的提到过,接着我们来详细谈谈。地中海文明的出现为海洋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商业的繁荣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劣性竞争的出现,商人们唯利是图,他们勾结一些海上歹徒,谋取暴利,逐渐的这批人就成为了海盗。
海盗的存在给罗马帝国的生态造成了巨大威胁,于是罗马帝国统治者在忍无可忍之下出重兵将其围剿,海盗势力自此一蹶不振。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但大家别以为这就结束了,这还只是开头。在公元8世纪以后,海盗终于死灰复燃,再次兴盛起来了,而这个时期的海盗形象也有了巨大转变,从原本的无恶不作,变成了英雄。
而这种颠覆性质的转变之所以会出现,原因有两个——首先,就是维京海盗的出现,作为曾经席卷整个欧洲的海盗,他们展现出了以前海盗前所未有的魄力,他们热血、勇敢无畏,重情重义,在人们眼中是战士的存在;再者,就是西方文学作品的渲染,由于海盗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上帝,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因此他们也就成为了文学家们抒发自身情感的对象之一,当然这些形象都是相当正面的。
西方当时说到底仍旧还是以海洋文明为主的,海盗作为海洋文明的一种衍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会消失,它的出现具备必然性,死灰复燃,甚至愈演愈烈就是最佳证明。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二、两者组织形式不同
1、明朝所面对的倭寇一般都是“民营”,或者说“民日合资打造”的倭寇团队。
前头有提到,这些倭寇大多是活不下去的渔民所组合形成的。
而后来随着渔民越来越多,加上对明朝仇视的一些势力对这部分人加以利用,导致倭寇队伍逐渐壮大,甚至还形成了一定的团体。
比如说在明朝年间有一个著名的倭寇领导人叫做汪直,当时江浙地带倭寇团队全部在他的统治之下,由他进行统一调配。随着其力量的日益壮大,就连日本对他都要畏惧三分。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汪直这个人也比较聪明,他为了转移自身势力与明朝政府的矛盾,开始找日本倭寇商量,从日本的倭寇团队里面雇人来中国沿海地带抢劫,然后将抢劫到的财物再分给日本倭寇一部分,日本倭寇本来就因为国内一直处于战乱时期,生活困难,如此好事,自然是爽快答应了。
《筹海图编》记载:“(王直)倾货勾引倭奴,门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为之部落;初,直自列表之败,而之日本也,居五岛之松浦,偕号徽王,频岁入寇,皆直之谋,其党承奉方略,辄以倭人藉口,故海上之寇概以倭子目之,而不知其为直遣也。 ”
总之,两方一拍即合,之后“中日合资”的组织模式开始出现,逐渐成为了东方沿海地带的主流倭寇构建模式。
说到这里,不得不插一句,其实日本倭寇当时只不过是一些流散的日本武士,他们根本是没有那么大能力跑到中国边境骚扰,毕竟中国和日本那地理间距还是比较大的,在古代的时候日本航海技术并没有那么发达,他们跨过海洋来到中国边境,已经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甚至要经历九死一生,抢劫一次机会还不够本,自然不划算。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我国封建统治达到鼎盛时代,尚且不敢贸然攻日,即便攻了,也大多以失败告终,更别说日本了。当时日本倭寇之所以猖獗,就是因为中国的这些“民营倭寇集团”给予了他们大力支持。
2、与之相对比的是,西方的海盗是以“官民合资”为主,有政策支持的。
在明朝时期,欧洲各国已经迈向了大航海时代,海上交易量也逐渐增加。当时的海盗更多是一批帮助商队运送货物的一个组织,这样的一个组织最开始的时候保护商队上岸或者离岸途中不受到劫匪打劫,或者在海面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给予及时救援。
而商队出于报答的目的则需要给这个组织一定的保护费,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此类组织也就游离于海面之上向过往的商队主动索要保护费。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不过由于海盗形象早就从公元8世纪开始得到了转变,所以西方国家对于海盗这方势力也并不算反感,为了减轻掠夺阻力,他们甚至还会与海盗进行合作,共同进行掠夺,瓜分财富。
当时可以最为直观的证明这一观点就证据就是“私掠许可证”的出现。这是个什么玩意呢?通俗点来讲,就是西方一些国家允许私人海上武装可以合法攻击或者抢劫敌国商船。而如此这般将抢劫合法化,自然是最大化的给海盗提供了便利。
三、两者对待海盗策略不同
1、打压与安抚双管齐下
前头也有提到过,明朝涌现了一批抗倭英雄,这就很直观的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情况是以打压为主的。不过我们都知道,明朝倭寇的成因说到底是政策上的问题,渔民没饭吃,才有了之后的这种倭寇横行的局面。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连明朝的皇帝在后来也意识到这点,于是总结出来一句话即:“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于是明朝政府便开始将全面打压变成局部招抚,答应招抚的倭寇则会得到一些非常丰厚的报酬与一些优惠条件。与此同时,明朝也曾尝试着适当的放宽了海禁政策,允许百姓在特定的时期出海捕鱼缓解了社会矛盾。
当然了,对于一些罪大恶极的倭寇势力还是以打压为主的,至于原因有二——首先是民怨太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怨;接着是罪太大的倭寇,往往死性不改,给予其优惠反会让他们觉得朝廷软弱可欺。
而明朝正是通过这种招抚打压双管齐下的政策,换来了周围海域的和谐稳定,海盗数量也大面积减少。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2、为己所用,合作为主
西方海盗的组织形式是“官民合资”为主,有政策支持的。而凭着这一点,西方国家在大多时候,所以对于西方海盗的态度则是主要以“合作”为主,这种合作最大程度上会到什么范围呢?有些时候甚至会直接将一些海盗势力收编成为国家的一支武装力量。
我们这里以英国为例。
就比如说英国曾经在政府穷困的时候,曾联络海面上的海盗与其谈判,允许其抢劫商船,来聚拢财富。作为报答,海盗需要将这些财富的一大部分交于英国皇室。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编辑
之后由于双方都尝到了甜头,于是英国和海盗的合作也就越来越密切,后来海盗甚至一度成为了英国的正规编制,拥有正规的部门。英国的海军和海盗之间经常实现资源相互利用,在增加海盗抢劫效率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海军的战斗力。
——当年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英国海军本来论硬实力不一定就强过西班牙。但由于英国的海军得到了海盗的支持,这些海盗对西班牙进行骚扰,让其苦不堪言,而这也是英国海军能够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总的来说,欧洲海盗和西方一些国家的皇室之间更多是一种平等互惠相互合作的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67 字。

转载请注明: 倭寇与海盗:同时代下东西方两种相似的势力,在细节上有何不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