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济州岛在东北亚的名号几乎妇孺皆知,但这座岛屿与陆地有一段距离,是如何成为韩国领土的?
从济州岛与朝鲜半岛的历史纠葛来看,双方融为一体的时间并不长,最起码在千年以前的唐朝人看来,二者属于并列共存的平行关系。抛开荒诞不羁的神话传说,济州岛进入正史阶段的时间可以追溯至唐高宗李治时期,当时朝鲜半岛上并存着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个国家,而济州岛是独立于三者之外的“耽罗国”。
由于孤悬海外且地处海路交通的要冲,耽罗国与唐朝、日本以及半岛三国均建立起以贸易为主的外事关系。这样的局面持续了大概数百年,公元918年,王氏高丽剪灭群雄,在基本统一朝鲜半岛之后将目光投向了独立已久的“耽罗国”。高丽太祖王建遣使耽罗,意图说服对方归降,结果换来耽罗星主(中国称“皇帝”、日本称“天皇”、突厥称“可汗”、阿拉伯称“苏丹”,耽罗人认为国主就是星宿下凡,故称其为“星主”)引兵抗拒。
大怒之下,王建挥师入海,而耽罗国的武装力量实在难以同高丽一争高低,所以后者很快投降,耽罗沦为高丽属国。不过在这个时候,高丽与耽罗仅仅是确立了宗藩关系,换言之耽罗并没有并入高丽版图。然而介于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的缓冲位置决定了耽罗对于高丽的国防意义,因此这种脆弱的宗藩关系不可能长久维持。高丽肃宗十年,亦即公元1105年,高丽废耽罗国号,改设“耽罗郡”,从此济州岛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不复存在。
进入十三世纪之后,蒙古人以犁庭扫穴之势席卷欧亚大陆,紧贴大陆的朝鲜半岛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操作,高丽国王成功变为元朝皇帝的女婿并因此得以保留国号,但内外大权均要受制于元朝却是不可挽回之势。在初期的抗元斗争中,一部分不愿意屈从于胡虏的高丽人流窜至济州岛并以此为根据地坚持反元斗争,而高丽国王在元朝的压力下只得宣布他们为“逆党”并出兵讨伐。在元军与高丽的联合进攻下,济州岛很快陷落,但蒙古人却并没有打算将该岛还给高丽,而是自己据为己有。
元朝深知济州岛战略意义重大,尽管高丽王多次上书讨要,但元朝皇帝就是拖着不给。作为侵略日本的跳板,没有哪一处岛屿比济州岛更适合中转停靠,因此元朝自始至终对济州的开发和利用都是着眼于军事。由于渡海远征需要建造大量的船只,而树木茂盛的济州刚好可以满足造船需求,因此蒙古人在这里开设了众多船厂。与此同时,处在北纬30度的济州岛四季如春,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该岛极其适合养马,因而两次征日战争的马匹有十之八九都是出自济州。
可惜胡虏无百年之运,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自南向北将元人赶回了草原,高丽终于等到收复济州的一天。尽管驻守济州的蒙古守军依旧试图负隅顽抗,但在大势已去之下很快被高丽军攻破,济州再次回归半岛。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并接受明朝册封,虽然期间济州有过短暂叛乱,但大多不成气候。及至朝鲜太宗李芳远时期,朝鲜在济州设置牧使,自此实现了对济州岛的完全控制,而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