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段拍摄于1929年的珍贵影像。
这段视频来自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动态影像研究数据库(Moving Image Research Collections),主要内容是关于3位民国女子用3种语言(英文、中文和粤语)介绍当时流行发式的。
虽然视频是由几段删减花絮简单组合而成,剪辑比较粗糙、画质也非常感人,但是却充分展现了民国女性典雅的英式英文,让人意犹未尽,甚至自叹不如!
视频中,3位漂亮端庄的民国女子分别以英文、中文和粤语介绍了自己的发型,展示了民国女性的魅力与风姿。其中,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波波头小姐姐端庄自信、笑容灿烂、表现惊艳:她不仅要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发型,还要负责中译英、粤译英的翻译工作,而且她语气轻快悦耳,还时不时带着几分小俏皮,凭实力(口语流利、发音标准、用词高级)圈粉无数,让很多大学生自愧不如。
看完这个视频,相信大家都对民国时期女性的主流发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过,有人可能会非常好奇,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很多人都讲不好英语,那个年代的人英语竟然可以讲这么好?
其实,这并不奇怪。
虽然民国时期民生凋敝、物资匮乏,但“最坏的时代”恰恰也是“最好的时代”。因此,当时中国西学东渐、浓厚端正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才子、才女们,大家熟知的徐志摩、林徽因等。他们不仅精通国学,而且有着很高的英文水平。
顺便补充一下:
在民国时期,代数、几何等都被视为西学科目,因此许多高校都会用英文出数学题,比如北大。
1923年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理科数学
此外,民国时期私立教育繁荣,各种教会学校、外商学校除了文史科目,基本都是全外语考题……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民国时期从幼儿启蒙阶段就非常重视英语教学。比如,上海广益书局出版的幼儿启蒙读物《幼学琼林》,就简述了有趣的汉语注音法(Good morning,古德毛宁)。
广益书局出版的《幼学琼林》
当然,当时也出现了专门的英语教材——《民国英语读本》(套装共3册)。
这套书在当时可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啊,畅销长达二十多年,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初中英文课本,销量数百万册,有点儿像我们熟知的“新概念英语”,因此被誉为“民国时期第一套畅销英语课本”。很多英语老教授,初学外语时用的教材就是这套书。
而且,这套书的作者也是中国人,他就是20世纪初叶著名藏书家、言言斋主周越然。
周越然是清末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严复的弟子,还得到过精通9种语言的“清末怪杰”辜鸿铭的赏识,曾在江苏高等学堂、安徽高等学校和上海中国公学任教,也曾出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副社长,兼英文部科长。
而且,中国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也曾向周越然从学,是他的弟子;胡适也向他求教过两天。所以,周越然堪称那个年代真正精通英语的大神之一。
言归正传。在当时整个社会重视英文教育的大环境下,民国时期英文不错的有学识的人不在少数。
因此,回过头来看视频当中的那位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民国小姐姐便不觉得奇怪了!倒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不应该再让英语成为绊脚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