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朝
食欲不振、暴躁易怒、生理不适……复课没几天,我们发现孩子陆续出现了各种问题。
以上,都是孩子尚未完全脱离假期、不适应新学期的表现。
从家庭回到学校,从线上学习转到课堂学习,孩子需要2-3周的适应期。
这段时间老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将决定孩子整个学期的表现。
一旦孩子出现以下这5种表现,家长一定要警惕,尽快帮助孩子摆脱“假期综合症”的影响。
1、身体素质变差
在家宅了将近一个季度,孩子的身体素质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因为长期缺乏运动和锻炼,有的孩子胖了十几斤,有的孩子身体明显变差。
前段时间,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可能察觉不到孩子的身体变化。
一旦孩子回到学校,要承担沉重的学业和学习压力,身体素质的变差会直接影响其学业。
上课较难集中注意力,很容易疲惫,无法长时间坚持,学习效率一再下降,质量也大打折扣。
孩子不重视运动,家长却要引起重视,加强孩子的体质,让他有更好的底子迎接学习上的考验。
比如陪孩子一起运动,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等等,调动孩子参加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孩子觉得运动浪费时间,宁愿多刷几道题,家长就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也需要劳逸结合。
站起来,多动动,多跑跑,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有利于恢复精神,活跃思维,用更灵活的大脑去思考。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需要孩子坚持锻炼才能得到。
2、作业越写越慢
家长监督孩子学习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孩子作业越写越慢,而且越催他,他就写得越慢,不知道出什么问题了。
复课后,孩子作业写得慢,无非这几个原因:
①不会分配时间,先做
了
太难的导致没时间做其他作业,或者先做这个,又做那个,三心二意,导致所有作业都没做好。
②基础太差,题目读不懂,不会运用知识,光瞪着题目不会做。
③反感被催着写作业,家长越催,他越不愿意好好写,做什么都和父母作对。
如果你发现孩子不善于利用时间,就要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放学后,允许孩子适当休息,但不要纵容孩子一直看电视、玩手机,要让孩子定时完成作业。
根据孩子的习惯安排每科作业的顺序,再根据作业难度规定做作业的时间,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家长不要一直催促孩子,甚至用言语刺激孩子,只需要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以及一个小闹钟即可。
如果孩子基础太差,就要督促孩子做作业前先复习,先巩固新学的知识再做作业,效果会更好。
孩子写作业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家长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前提上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3、成绩一再退步
孩子在家学得怎么样,很多家长都不清楚,但开学一摸底,成绩如何一目了然。
有些孩子觉得上网课舒服,可以躺着听课,可以打着瞌睡听课,甚至可以完全不听。
家长也不以为然,由着孩子偷懒懈怠,老师联系他们,他们却说自己有分寸。
结果就是不好好上网课的孩子,开学明显退步,再加上前期的知识没好好学,后期就要拼命补,早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
家长对孩子的放纵和溺爱,会在开学后的成绩上得到“回馈”。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个学期还剩下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只要孩子努力冲一把,还是能够冲上来的。
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并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监督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做好每天的复习预习。
在家里营造一个适宜学习的空间和氛围,让孩子能够放松地、专注地学习。
教会孩子自我反思,自己发现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正确的方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开学第一个月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家长不能掉以轻心,别再放任孩子懈怠了。
4、脾气暴躁易怒
复课后,有些孩子的成绩上有变化,有些孩子的性格有变化。
从前乖巧听话的孩子,开学后反而变得暴躁易怒,动不动就发脾气。
写作业时,只要家长稍微打扰他,他就很不耐烦地吼“吵什么吵”;
家长批评他没做好,他就发脾气,干脆摔门回房间躲着;
烦躁不安、容易激动、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这都是“假期综合症”的表现。
孩子之所以脾气变差,很有可能是因为学业压力变大,心理负担加重。
父母的不理解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然而他们总是失望。
如果家长不能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会导致亲子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所以当发现孩子的情绪太负面时,不能再批评、指责、挖苦孩子,继续向孩子传递负能量。
要及时跟孩子沟通,了解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为什么会觉得难受,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忙。
孩子的心理都很脆弱,家长要帮助孩子及时消除心理障碍,以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好孩子的心灵导师,所有家长都义不容辞。
5、整天郁郁寡欢
有些孩子每逢开学,都会变得沉默,消极,郁郁寡欢。
好像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仅成绩退步明显,而且很容易情绪化,动不动就哭。
问他们究竟怎么了,他们也不愿意说,这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当孩子总是自责,陷入悲观的情绪时,其实已经有抑郁的倾向。
家长要尽快干预,不能以为孩子只是闹情绪而一再忽视,导致孩子堆积的情绪无法宣泄,真的发展成抑郁症。
做孩子的倾听者。
和孩子来一场深入的聊天,引导他说出心里话,包括分数的压力、作业的压力、社交的压力等等。
家长不要过多地评价,只要耐心地听孩子倾诉,让孩子找到一个宣泄压力的出口。
做孩子的陪伴者。
每天至少陪伴孩子一小时,和孩子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周最好陪伴孩子出去走走,完全放松身心,远离各种压力。
父母的陪伴,是对孩子无言的抚慰,让孩子能够更加安心地成长。
其实,孩子每一阶段遇到的考验,都是成长的契机。
家长不必过分焦虑,提前做好准备,用爱教育孩子,只要默默耕耘,总能够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