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世界杯”,是“奥运会”

教育不是“世界杯”,是“奥运会”

教育不是“世界杯”,是“奥运会”

王营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教育不应成为“世界杯”,以31支队伍的失败来成就一支队伍的成功;教育应该是“奥运会”,各展所长,各显其才,各有特色,各自成功。这一形象的比喻,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首先,做为学校和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学校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使他们个个健康成长,人人成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一要求更加明确地强调了学校教育既要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又要继承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传统。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其实就是“世界杯”。每个教学班,教师往往依据文化课成绩,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教师对于升学有望的上等学生关爱有加,课上提问多,课下开小灶,俨然把他们当成一群特殊公民;而对于那些中下等学生则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有的学校甚至仅仅关注几个有望升入北大、清华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特别的关照,让他们接受特殊的教育,因为这些尖子生可以为学校带来声誉,为教师带来荣耀。这种以牺牲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学生为代价,换来三分之一甚至几个尖子生成功的教育,岂不就像“世界杯”比赛?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尽最大努力了解每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其量身制作相应的教育方式。教师不仅要关注升学有望的学生,也要关注中下等学生;不仅要关注文化课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课余兴趣和爱好;不仅要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成长和发育。

教育不是“世界杯”,是“奥运会”

其次,社会各行各业要转变人才观念,关注那些“不拔尖人才”的培养,营造“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

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有的岗位的确需要少量拔尖人才,有的岗位则不需要从业者具备太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但社会发展又离不开这些人。他们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上一颗颗普通的零件,在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人只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理应赢得社会的尊重,也应该是“人才”。因此,大学不应该忽视对他们的培养,也要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各种社会组织也有责任接纳他们,并在实践中培训他们,把他们锻造成真正的“人才”。

著名放射化学家,年近百岁的杨承宗先生有一个“歪理论”:最优秀的材料固然很好,次优的材料同样具有使用价值。人才就象花生一样,花生油大家都欢迎,但花生油下面的花生酱同样也很有价值。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杨承宗认为,社会上的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的,位于塔尖的“拔尖人才”和位于塔基的“不拔尖人才”,都是社会的有用之才,都应该把他们培养好,利用好。基于这样的想法,1980年他创办了“合肥联合大学”,招收落榜生,自费上大学。学校由中科大、合肥工大、安徽大学等8所学校联办,采用的是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方式。

教育不是“世界杯”,是“奥运会”

再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尽快废除一定区域内存在的重点班、重点校。

重点班和重点校是教育畸形发展的产物。一所学校把所有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设备集中在几个重点班里,名其为“实验班”,向学生收取高额的费用;一定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重点校里,名其为“实验校”,这种以大多数班级和学校的失败来成就少数几个班级和学校成功的做法,是另一种形式的“世界杯”,是最大的教育不公平,也是择校风愈刮愈烈的罪魁祸首。

在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在评价学校时,也不应只采用一把尺子。要像“奥运会”那样,制定多样化的学校评估标准,鼓励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和办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公平竞争氛围,从而使学校尽快办出效益,办出特色,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70 字。

转载请注明: 教育不是“世界杯”,是“奥运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