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朱棣称帝时才42岁,后宫佳丽三千,怎么就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呢?

由 展东明 发布于 经典

文/炒米视角

朱棣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从一个“藩屏王室”的藩王,在毫无赢面的格局中,最终逆袭成为明朝的第3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 被称为“永乐大帝”。一个“大”字,只能是“文治武功”两面开花,才配使用的,而朱棣真正做到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在于他的前期基础打得比较扎实。

因为他背后实际上站着一个彪悍的女人——皇后徐氏;这个彪悍的女人身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家族——中山王徐达家族,这个家族的背后实际上又站着一个强大的集团——“淮西勋贵”。

朱棣20岁就藩前元大都北平,从一个皇室子弟成为一名不世出的军事统帅。背后依靠的是明帝国初期,无数不世出的猛将手把手的亲自指导和战阵历练。这里最重要的一个人正是朱棣的老丈人——徐达。

而这个阶段,作为一个根本无缘储位的藩王朱棣,自然是抱紧老丈人的大腿。

朱棣的一生有4子5女,其中7/9是徐达的长女,也就是他的原配徐皇后生的,其他有一个妾室生了一子一女,但是很快夭折。此外再无他人为朱棣生过一儿半女。


即便后来徐皇后病故,朱棣娶了很多老婆,但是他没有忘记的一件事情,就是希望继续和徐家联姻,希望娶徐家最小的那个妹子,结果对方以死“拒”之,朱棣才作罢休。

所以当徐达这一批老人故去之后,新一批战将蓝玉等人又被朱元璋屠戮的时候,大明还剩下的不世出军事人才,也就是只剩朱棣了。而朱棣似乎也成了“淮西勋贵”们某种继承。


如果对徐皇后的“忠贞”算是某种付出,那么回报显然是非常丰厚的。

虽然徐家的二代们比起徐达弱了很多,唯一有军事天赋的徐辉祖也站到了朱允炆的阵营。但是随着蓝玉死后,对于整体受到打压的勋贵的二代们而言,依靠新登上政治舞台的文官的朱允炆显然是不靠谱的;朱棣才是自己最亲近的政治依靠了。这也是后来朱棣之所以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大家都骂李景隆是蠢猪的时候,大家似乎忽略了他最重要的身份——“勋贵二代”;再加之徐增寿这样不惜性命为朱棣闪转腾挪各种袒护、通风报信。所以朱允炆表面看起来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烂,但实际上底牌全被朱棣看光了。


实际上从洪武25年(1392年)之后,朱棣就没有再诞下一儿半女,当时朱棣才32岁。

从洪武25年(1392年)朱棣诞下最后一个子女到永乐5年(1407年)徐皇后病故,也就是朱棣32岁到47岁之间。朱棣未再生育或许有徐皇后的因素存在。

但是徐皇后死后,朱棣宠幸了不少妃子,可是仍然到死都未再有生育。那么这个问题很大可能发生在自身的身体上。

在国朝史料找不到论据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选择《李朝实录》来作为参考。

怪诞的事情总是很多,朝鲜对于明清的很多“迷案”都能给出清奇的解释。


不是某个宫女逃回朝鲜,就是哪个老妈子逃回了朝鲜,总之就如事件亲历者一样,把任何事情都能出一个答案。虽然这类古代朝鲜人当做正史一样看的史料,在我们看来比明清的笔记小说更为荒诞。

此前炒米在另一篇文章里,也提到过两个搞“对食”的朝鲜贡女吕氏和鱼氏之间的矛盾,引发的朱棣前后共屠戮了3000宫女的故事。虽然也引用了史料的具体内容作为论据,结果被判定“不符合史实”,可见国内是对这部分史料采取完全不认同的态度。


在宫女们被杀之前,朝鲜宫女显然更嘴硬一点。也是她死前的一段话,暴露了一个“秘密”,给予了某种“合理解释”。

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李朝实录》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朱棣自己那方面不行,我们才和太监搞对食,我们有什么罪?”听到这话,朱棣能不杀人么?

我们回头看洪武25年(1392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洪武25年(1392年),懿文太子朱标从西安考察回来以后,便病死了。这对于明帝国而言是个巨大的损失,但同时对于善于打仗的淮西勋贵们而言,那几乎就是末日的开始。

此后,大量的勋贵们被屠戮,帝国能够打仗的角色几乎都被一一清理干净。但是同年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蓝玉走向了人生最辉煌的顶点,隔年就被屠戮了。


而蓝玉正是和朱棣争夺整个“淮西勋贵”集团领导权的角色。最终因为朱标的死,天平倒向了朱棣。但如果朱标不死呢,次年死的人是朱棣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在这种随时面临着死亡威胁的巨大压力之下,功能性丧失是有可能的。这根弦此后朱棣的一生都没有放松过。

但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一切早已经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