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彭老总下的这3步棋,70年后被打懵的美军还是没搞懂
抗美援朝战争是解放军与美军第一次交锋,对这场战争刚开始很多人认为装备落后、经济水平差的志愿军不会是美军的对手,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志愿军打败了美军。
为什么装备处于绝对劣势志愿军最后能出人意料地取得傲人战绩,打败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除了志愿军将士不怕牺牲的忘我精神,更离不开统帅的运筹帷幄!
彭总司令是象棋爱好者,经常思考问题脑子疲惫了都会拉着身边的人下上一盘象棋“换换脑子”,而彭总下的真正的大棋,莫过于抗美援朝这场大战。面对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强大的美军,彭老总又是如何下赢这盘带着先天处于劣势的大棋呢?
第一步棋:放弃嘴边肉,让对手误判战局
事实上当时的中美两军除了在武器装备、军工制造这一硬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外,在国家经济水平、物资供给等软实力上也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和美军深受西方战术学的影响,预计是依靠坚船利炮等高科技武器采取硬碰硬策略,一力降十会征服朝鲜。
这个认识有其正确性,进入热武器时代,武器装备的优势性辗压确实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捷径和法宝。
但问题在于不能够只有一个认识,特别是面对中国这个几千年来经历过无数场战争、拥有博大精深的兵家学说的国家,光凭武器就想厮杀战胜觉醒的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对中国来说,想要战胜拥有优势的美国也不容易,所以当时派过去主持抗美援朝的是彭老总,其人用兵谨慎而果断,擅于抓战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独当一面的统帅,战功赫赫。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志愿军虽然取得胜利,但因为是遭遇战,并没能消灭太多美军和韩军的有生力量,因此对方虽败,整体实力依然远远超过志愿军,空中、火力、机动和后勤都还占据优势了,而志愿军入朝作战已经暴露,不再具备突袭性与进攻锐势,此时美军和汉军反攻,志愿军将面临极其不利的局面。
当时,第一次战役的最后三十八军已经夺取飞虎山,严重威胁交通要道、战略要点军隅里,但深刻认识到我军薄弱点的彭老总抑制住了胜利的渴望,命令三十八军停止进攻,谨慎而果断地放弃了“扩大战果,吃掉嘴边肉”的机会,给美军造成了幻觉,以为是自身阻止了志愿军的攻势,就此错过了反攻、反败为胜的一次机会。
美军统帅麦克阿瑟错误判断认为志愿军在局面有利的情况下停止进攻,说明兵力并不足,整个战斗意图只是保卫边境安全。于是,他命令二线美军调往一线,全力加强兵力部署,同时派战机轰炸鸭绿江上桥梁,阻绝志愿军入朝通道,想要来一次“瓮中捉鳖”。
第二步棋: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田忌赛马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关键在于因势利导,把不利转变为有利。为了创造有利的战场态势彭老总又走了第二步棋:命令三十八军主动放弃飞虎山等阵地。这一步棋使得麦克阿瑟的印象对自己此前的判断更加确信:志愿军实力不足,并不是真想和美军交手。
实际上,彭老总这一步棋叫欲擒故纵,也叫示敌以弱,在孙子兵法里叫“予之,敌必取之”,给敌人制造自认为的有利形势,以此引诱对方出手,麦克阿瑟果然上钩,北上进攻。
但是光让美军主动进攻是没有用的,毕竟美军实力装备强,志愿军拿什么去顶住他们攻势?
其实,彭老总根本就没想要进行防御,他要的从来都只有进攻,以攻为守,只是让美军先攻,等美军露出破绽,志愿军再反击,一如曾经那场著名的“百团大作战”。那么这样的话就还有一个问题,美军没有露出破绽怎么办?
办法只有一个:没有破绽,那就创造出有利的战场态势让美军露出破绽。
第三步棋:继续撤退,且战且退,诱敌深入
为此志愿军以退为进,一直退到了第一次战役开始的地方,这时美韩军向北进攻了大约25公里,其正面大约为200公里。
这样一来美军越向北进攻,其阵型就越呈扇形展开,正面越来越宽,正面越宽自然兵力就越分散,也就造成了后方空虚,到了这时,图穷匕见。而考虑到双方兵力和火力对比,彭老总又用了“田忌赛马”的策略,全面整合兵力部署以及军备配给,以最强打对方次强,如此类推,以最弱的志愿军去牵制对方最强的部队。
于是,一个地方破敌,马上就能支援其他地方,优势越积越多,再加上美军后方空虚,彭老总此时采取也是“不留预备队,兵力如刀,一刀突刺向南”的策略,一撸到底,长驱直入,就此以退为进,干翻了美军联合部队,就此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美军当时是不懂彭老总这一套操作的,在他们看来,只知道进攻就是掌握主动权,撤退就是失去主动权。
哪怕过去了70年他们还是不懂兵谋和兵势,对那场战争的总结,他们还固执的认为第一次战役是他们在飞虎山顶住了志愿军的攻势,殊不知正是在那场他们自认为胜利的战役奠定了他们败亡的最终结局。
也可以说,面对彭老总那种精通孙子兵法的战场宗师,麦克阿瑟并非是一个量级上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