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越国能够强大起来,国家有三种秘密武器非常重要

春秋时期,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逐渐崛起,他们用新式武器和先进的战法开始了自己的征战之路。由于,越国和吴国临近,所以,倒霉的越国便成了吴国的第一个目标,此时,越国的君主是允常。

当时,越国位于中国东南部的扬州,是在东南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儿子,也就是大禹的直系后裔无余。此外,杞国、缯国、褒国的君主,都是大禹的后裔。

其实,根据《尔雅》的注释,“越”就是“扬”的意思,也就是说“越”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东南扬州的地名。而且,在《吴越春秋》中,有大禹“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的记载。因此,长江东南部的大扬州地区古称就是“越”。此外,《吴越春秋》还记载了大禹在会稽杀了防风一家,以示威信。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越国是从允常这一代开始繁荣昌盛,逐渐“拓地为王”。但奇怪的是,以前不受欺负的时候,一直没什么发展,现在被人欺负了,反而越发强大了起来。所以,只有困难才能使人成长啊。然而,越国早期一直都是一个落后、野蛮的中原国家,但到了允常这个时候,为什么就崛起了呢?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特产,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剑。

因为,越国位于偏远的沿海地区,所以,很容易获得一些当时的稀有金属,如:铁。这些金属比制造武器的纯铜要好,铁的硬度比铜的硬度要高。如果,能在青铜剑的边缘加上一些铁的成份,那么,它的强度一定是青铜剑的很多倍。因此,越国出了很多有名的铸剑大师,他们的剑都是无价之宝。

据史料记载,一把“湛庐剑”的起价是:三十个集镇加一千匹马再加有万户居民的两个大型城市。所以,其它名剑的价格就可想而知。允常让铸剑师做了很多好剑,有人就想知道他为什么要那么多剑。他回答道:“不是我自己用,而是用来换钱的。”

当时,越国的冶炼技术在各国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允常就靠此赚了很多钱。现在,在博物馆里还有一把著名的越王剑,几千年过去了,其锋芒依然不减。

第二个方面,就是大米。

当时,中原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小米,没有大米。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适宜种植水稻,而越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因此,水稻成为了他们的一个特产,也是允常卖的东西。

都知道,米饭是我们现代人吃的主食之一很是平常,但在古代,大米可是有钱人吃的东西。其实,大米最大的优点就是种子的存活率高,亩产量也较高,能非常有效地解决粮食问题。试想,在千年之前的战国时期,食物匮乏,拥有充饥的大米,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此外,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冬天一到,人们就会生息,以保证自身的能量供给,其主要原因还是食物不够。而吴国靠近越国,很容易得到越国的大米,所以,他们没有这个问题。于是,吴国选择在冬天与楚国作战,这也是他们突破楚国的最好时机。

由此可见,越国为吴国的霸权作出了巨大贡献,当然,越国在吴国这里也发了不少的财。

第三方个面,就是人口了。

那时,越人很穷,许多越国人在吴、楚等国做奴隶。因为,他们在国外当奴隶的时候赚的钱比在国内多得多,所以,当时的越国常驻人口并不多。

这其中,越王允许将本国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出口到其它国家,以便于有效的将本国的负担转化为财富。此外,吴国多次从越国征兵,但是,这些越国人的主要工作不是打仗,而是做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杂活,比如:看门、扫地、做苦力,像牛马一样。

这里,就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是:

吴王余祭割断了越国奴隶的手脚,让他们看守仓库和船只,使得越国人民“怨声载道”。有一天,吴王余祭来检查船只,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于是,越人便用愤怒的匕首刺死了吴王余祭。

并且,在史料中吴国强征越国奴隶的案例有很多。

在越国人民饱受苦难的同时,允常借着吴国迅速扩张,通过不断为吴国提供武器、大米和廉价劳动力来获取财富,使得他有能力向南方开疆扩土。

此外,越国以前一直是一个百里小国,只有在允常这一代人的手中,才成为了一个千里之国。而且,依靠吴王,越国打了一场翻身仗。允常的儿子是大家都熟悉的勾践,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我从小不穷,每天都去打猎,玩腻了就回家,喝醉了就睡觉。”

后来,吴王阖闾决定攻打越国,因越国没有跟他去打楚国,所以,吴王认为越国不听话,就想教训一下他们。于是,允常非常害怕,说:“你吴国怎么能违背先前的盟约,抛弃向你进贡的国家,攻击你的近邻呢?”但是,吴王不理他,出兵突围檇里,硬是抢走了这块地盘。从此以后,允常对吴国深恶痛绝。

后来,越国被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功破吴报仇。

参考资料: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史记·东越列传》、《史记·吴太伯世家》】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37 字。

转载请注明: 春秋时期的越国能够强大起来,国家有三种秘密武器非常重要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