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高三学子而言,他们即将参加高考。不过高考结束后就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完全放松了,因为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等着大家,那就是志愿填报。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所以志愿填报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那么大家在志愿填报中一般参照哪些信息呢?就业率?学校声望?专业全国排行?就业前景?诸如此类的数据都会成为大家考量的一个重点。其中就业率是很多人都特别看重的一个点。毕竟你这个饼画得再大,最后不能顺利就业都等于0。但是大家是否质疑过,自己看到的就业率数据是否是真实数据呢?其中是否存在着一些猫腻呢?
6月24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核查工作》,也就意味着教育部将对各高校的实际就业情况进行核查。注意,是实际就业情况,而并非是高校自己编造的数据哦。那么这儿有几个要点需要大家特别关注:
1、核查时间
此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核查工作将分别于6月和8月分两批进行。
2、核查方式
既然是核查,就不会单方面听从高校的数据了,而是要主动向毕业生本人以及最初学校上报的就业单位进行核查,看看实际信息与最初学校上报的信息是否一致。举个简单的例子,部分高校要求学生必须签订三方协议(哪怕是假的)才给学生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那么学生只有被迫妥协,积极配合。但是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去那家单位上班,毕竟当初是编造的就业信息,那么教育部在向学生以及当初上报的就业单位进行核查时,就肯定会发现问题。
3、核查结果通报
不论最终核查结果是基本符合还是存在一定量的弄虚作假,教育部都会将核查结果告知当地省级教育厅以及有关高校,至于如何处理呢?高校领导、就业部门负责人、院系负责人、以及涉及涉嫌造假的具体工作人员都将本严肃追责,并在全国范围予以通报。
4、学生核查举报
尽管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近期开展自查, 但是为了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教育部专门在“学信网”开通了“毕业去向查询反馈”功能,这时候所有毕业生都可以登录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是否有误,如果有问题就可以进行反馈,同时教育部在其官网也公布了相应的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如果确实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建议大家顺手一个举报,就算是帮了学弟学妹们了。
可以说,教育部采取这样的大动作,无异于揭开了部分高校的“遮羞布”,其实部分高校真实就业率比较惨淡,但是为了不影响第二年的招生,那么就会采取各种方式提升自己学校的就业率。这样大家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就会更加青睐他们学校。然而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损人利己,学子报考后却发现实际并不是这样,此时想要反悔就难了。
对于教育部的行为,网友们大力支持,纷纷表示“早该这样了”,据部分网友反馈,关于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四不准”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均有发生。比如部分学校就要求学生必须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然就不发毕业证和学位证;有的学校还强迫学生签订假的就业协议;有的学校将普通的实习或者见习证明就当作是就业证明材料,实际上实习之后学生是否就业都是未知数。在教育部采取行动之后,相信这种现象就会减少许多。
就业率弄虚作假其实真的蛮损的。很多高三学子填报志愿最看重的就是就业率。如果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假的就业率,等到了学校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自己被骗了,那么他们有勇气、有时间复读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将就,但是这样对他们真的公平吗?所以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坚决做不得。做人做事都要实事求是,就业率差,就想办法改变,不论是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引进等,而不是通过改变就业率数据。我们常说“知耻而后勇”,不知道部分高校是否有这个勇气呢?
对于教育部的大动作,大家怎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