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祖宗"们刚复课,陪写作业又来了,家长叫苦:该给我们减负了

出手抄报、做PPT、拍视频、做手工……复课后,家长以为终于送走了小祖宗们,结果这些高难度作业又再次卷土重来,压得家长们叫苦不迭:这到底是给孩子布置作业,还是给家长布置作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准备提出关于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提案,引发了大多数家长的强烈共鸣:可算是有人说出我们的心声了!

家长陪作业一事,已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一句玩笑话却是如今无数家庭真正的缩影。

2018年发布的《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在中国,91.2%的家长都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其中每天陪的高达78%。学生年级越高,家长陪写作业的时间越长,有7%的高中生家长每天陪写作业超过4小时。上班、陪作业无缝衔接,家长们感到身心俱累,"就像每天都打两份工"。而陪写作业,也成为影响中国家长幸福感的主因。

"如果什么都要家长做,那要老师做什么?"有家长如是抱怨道。的确,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家庭主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修养与品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并为孩子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而教授、监督具体知识的学习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

更何况,家长陪作业,还会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首先,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高低,很多家长自己都只有小学的学历,却要去辅导初中的作业;再者,家长的工作繁忙,上了一天班回来,下班还要陪作业,拿一份工资却好像在打两份工;最后,很多家长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训练,一辅导孩子写作业就情绪崩溃,"亲妈变后妈",不利于家庭和谐。

繁琐的作业,除了让家长和学生更累,起不到更好的作用。那么,真正的减负,要从哪里做起呢?

最本质的,还是要从校方进行改革。要切切实实地减少家长的负担,就要从减少孩子们的负担起。在校期间,校方和学习要合理设计教授内容,课上能完成的任务,不要堆到课后再做;一些流于形式主义的课程和任务,例如手工作业,也可适当减少或取消;不要给孩子们布置超过其能力范围的作业,例如剪视频、做PPT等,这些连很多成年人都不会的东西,却要让孩子们来做,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其实,大部分家长反对的并不是"陪作业"这件事本身,而是作业的"量",和陪写的"度"。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是一件好事,但"代劳"却是过犹不及了。

为了促进家校同步和家庭和谐,学校给家长的"陪作业"任务一定要适度和合理,力避吃力不讨好的形式主义,让教育拾回本心,真正回归师生之间。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34 字。

转载请注明: "小祖宗"们刚复课,陪写作业又来了,家长叫苦:该给我们减负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