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各地的学校陆续开学,很多家长都松了一口气,自己家的神兽终于有地方托管了,但是随即开学后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做事磨磨唧唧,很多事情都要反复催好几遍才做。面对这种磨蹭现象,有一些家长也陷入了焦虑情绪,如果孩子一直做事不够积极主动,长此以往形成恶习,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无利的。
邻居的孩子不久前也收到了开学的通知,开始筹备孩子的开学准备工作。但是在准备时邻居妈妈发现,孩子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连课本整理都要花上一天的时间。邻居妈妈开始焦虑,孩子是不是因为休息时间太长了,导致现在状态这么懒散。
但是仔细回想了下,其实孩子不只是现在是这种状态,以往也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催着来,平时起床穿衣也要四说五说。由此看来,做事磨蹭这件事并不是一时而起,而是早有征兆。
直到读到浙大心理学博士陈海贤所写的《了不起的我》,里面的一番关于“角色期待”的说辞才解开了孩子为什么做事磨蹭的迷津。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录:
“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
在林崇德的《心理学大辞典》中有记录到:
“角色期待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特定行为的期待。一个人的角色行为是否符合他所处的地位和身份,要看他在多大程度上遵从了角色期待。”
而将“角色期待”带入到亲子关系里,指的是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这个角色抱有自己心目中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孩子的自主发挥空间,从而导致了孩子做事消极的现象发生。
家长照顾孩子是责任所在,可在教育的方式上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一般都有“角色期待”的父母,从知道孩子到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期待目标。比如很多家长在怀宝宝时,心中的期待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
当孩子长大一点开始上学时,开始期待孩子能学习成绩优异,特长出众。甚至带有“角色期待”的父母,会给孩子建立一个周密详细的人生规划。虽然体现的是家长对于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给孩子赢取更美好的人生,可是在无形中,会扼杀孩子的自主性。
他们的人生是在家长的推助下往前走的,因此孩子们会缺乏自己去探索的精神,导致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上心,要自己说他们才去做的现象。
除此之外,家长如果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角色,还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在《了不起的我》中也有写到:
“自我是在关系里发展出来的,如果没有更丰富的关系,我们就很难发展出丰富的自我。同时,如果我们心里装太多别人的感受就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情绪、需要、欲望、会把他们当作不重要的东西。”
可见,没有摆正好自己角色和位置的家长会对孩子带来多方面的伤害和误导,那为避免这些负面影响,家长应该怎样去调整自己的角色,做出改变。
父母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1.家长适当改变言行的表达方式,让孩子养成自主意识
其实也是让家长不要过度的去干涉孩子的生活,总是去主导孩子的世界。甘地夫人曾经说过:
“青年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这对社会来说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而不是增加一份生气勃勃的力量。”
父母要求孩子去做什么,去学习什么,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些言行举止都有一个固定化的模式“为了孩子好”,其实不然,因为过于的干涉,为孩子的人生打造更顺畅的桥梁。所以想要调整还自己的角色,家长就要做到不要过度的介入,让孩子形成自主的意识,活出自己的人生。作为家长我们起到的,是督促、建议、板正不良道路的作用。
2.将批评转变为引导,给孩子多一些的建议
张振鹏曾说过: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最好先要肯定孩子的优点。比如‘你帮助同学的心是好的,但是,帮助同学抄袭作业却是不对的,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好朋友的,但前提是你不能再欺负同学了!’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
批评只是父母负面情绪的一种发泄,它对于孩子来说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只能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化批评为引导,在孩子出现懒散、磨叽的情况时,不是一味的咆哮、愤怒,而是要诱导孩子改正坏习惯,帮助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3.学会相信孩子,并让孩子相信自己
很多父母的“角色期待”,很大一部分心理原因是因为自己不相信孩子,不相信他们能够自己把事情做好,不相信他们能安排好自己的人生。全世界登上太空的第一人尤里·加加林,在小的时候就对浩瀚的宇宙抱有浓厚的兴趣,他还曾拿妈妈手里的盘子比作是天上月亮,并说自己以后想到月亮上去玩,妈妈并没有打断和扼杀孩子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选择微笑的鼓励。这样的鼓励,在加加林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终于有一天完成了它。
加加林母亲的这种做法,恰好就是很多角色位置不正确的父母很难做到的。作为家长,应当给予孩子最大的信任,相信他们的想法,支持他们的梦想。因为从家长口中表达出的支持,会让孩子感受到,会让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梦想想法可以实现。
珍妮·艾里姆曾说过: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角色期待埋藏在很多家长的心中,要想让孩子变得主动,还是要从摆正自己的位置做起,让孩子拥有自由呼吸的空间,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