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题/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文/金色明月;一位热爱历史的,喜欢写点东西的小人物。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文章摘要: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反抗元朝暴政的起义烽火波及全国,明玉珍趁机以重庆为据点在1363年正月宣布改元天统,国号大夏,在重庆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割据政权。明玉珍死后,由于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在朱元璋大军的攻击下,大夏国走向了灭亡。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反抗元朝暴政的起义烽火波及全国,“中国豪杰并起而逐之”,元朝的反动统治岌岌可危。明玉珍“兵起于颖蔡”,以推翻元朝统治为己任,归附于徐寿辉的天完政权,“官至奉国上将军统军都元帅”。后来明玉珍决定“单干”,率领部众,“驾斗船五十艘”进入巴蜀地区,腐败无能的元朝巴蜀地方政权在明玉珍的攻击下,兵败如山倒,明玉珍一鼓作气连下数州,然后以重庆为据点在1363年正月宣布改元天统,国号大夏。在登基诏书中宣称:“恭行天罚······昭显茂功,成我文明之大治。”就这样,凭着一股猛劲,明玉珍在重庆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割据政权。可是,明玉珍“与民共享太平之治”的愿望并不能实现,在其死后不久,在朱元璋大军的压迫之下,大夏国顿成历史云烟,走向覆灭。个中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元末起义军势力分布图)
一、明玉珍并非“开创之帅”
大夏国建立后,明玉珍为了实现其“北出汉中,东下荆、楚,期尽残虏,以安黎庶。”的愿望,首先“置奉天征北大将军府于汉中,以进取陕右。”结果司马万胜兵败。“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明玉珍决定借鉴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先平南再北伐”的用兵之道,先平定云南再进取陕右。1363年,明玉珍“遣司马万胜等率兵攻云南······三道并进”。希望能够一举平定云南。可是明玉珍在政治军事上“素无远略”,对云南的元朝势力认识不足,没有及时派出援军支持南下大军,以致于万胜孤军深入,后勤补给没有跟上,在元兵的反扑之下,功亏一篑,被迫退出云南。
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元末偏居西南的明玉珍)
明玉珍治下的大夏国虽然是偏居西南的“大国”,可是其在大夏立国不久,社会生产没有得到大发展,国力衰微的情况下就急于北伐、南征,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鲜克有终。无论是大夏国在对外征伐中,无论是疆域的扩张还是出征的政治影响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是提早地耗费了国力,折兵损将,“予志不能遂也”。
二、朱元璋对大夏是志在必得
从明玉珍个人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没有抱负和野心的统帅,大夏国建立以后,明玉珍没有想着和陈友谅、朱元璋等割据势力“一决高下”,而是想着如何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非有雄才大略,能与群雄抗衡者。”在即将更朝换代的元末,大夏国若没有强敌来犯尚可自保,一旦有强敌袭扰,其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更何况大夏国面对着的是一个有着称王称帝的远大抱负的朱元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朱元璋的统一蓝图里,沃野千里的巴蜀大地自然是垂涎已久的“肥肉”了。
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汤和塑像)
正当大夏国一蹶不振之际,朱元璋已经开始了统一全国的部署,大夏国被列入了朱元璋的讨伐日程之中。1371年,朱元璋“亲祀上下神祉”决定“告伐明昇”。朱元璋派遣两路大军征讨大夏国,北路由傅友德率领,“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南路由汤和为主帅,“率京卫、荆相舟师由瞿塘趋重庆”。计划“首尾攻之,使彼疲于奔命,势当必克”。在明军的夹击之下,大夏国各地军政官员望风而降,斗志全失。1371年6月22日,大夏国主明昇宣布投降,大夏国政权由此宣告结束。
三、大夏主少国疑
正当大夏国迎来大发展的关键时刻,1366年,明玉珍去世。明玉珍死后,即位的是年仅十岁的明昇,改元开熙,尊母彭氏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开熙之岁,昏幼无知。”显然,以明昇的年龄和资质,当一个太平天子尚可,当一个乱世天子,那就“志不能抒”了,明昇母子无法控制朝政,大夏国内部的种种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丞相万胜与知院张文炳不和,万胜杀了张文炳,明昭“矫彭氏旨杀胜”。万胜死后,其部属感到愤愤不平,以致于将帅离心,将士离心。驻守保宁的大将吴友仁企图借机控制朝政,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要求杀明昭为万胜报仇。明昇母子先后几次调兵平叛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好杀明昭以安抚吴友仁,“挟军威而入朝”的吴友仁趁机把持了大夏国的朝政,“国柄盘落,遂益不振。”大夏政局一片混乱,尤其是在朱元璋大举进犯之时,“内相屠戮,自剪其羽翼,是以国内空虚。”大夏朝堂之上,满朝文武同床异梦,“纷纭众说”,但是却无一人能够拿出强国之策、御敌之技,“及夏主宾天,主幼,母后临朝,小人间谋,······不及五载而国遂亡,是自取之也。”
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明玉珍塑像)
此外,由于明玉珍属于“外乡人”,其根基不在巴蜀,导致其与巴蜀本地的“地头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情感上的隔阂,“蜀夏”面合心不合,大夏的统治根基自然也不牢固。而朱元璋在江南久经耕耘,据点多,基础稳,人心齐,物产富,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优势自然是大夏国无法企及的了。
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朱元璋)
四、“大夏无大将”
大夏国原本就“势单人少”,与身边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将的朱元璋相比,明玉珍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人才少得可怜。万胜在军事方面大有成就,能征善战,可是却在国家内讧之中死于非命,“小人间谋,张万自相屠戮,而非有罪诛。”
明玉珍临时之际曾告诫臣下:“慎勿妄窥中原”。其实他很明白,其在世时尚能控制那些劳苦功高的大臣元老,一旦去世,恐怕再无人能够驾驭那些大权在握的部属,一旦明昇出兵对外征伐,大军离境,只怕会“朝中大变”。明玉珍死后,大夏国果真“大变”,明昇即位后,由于年幼无知,朝廷里的野心家蠢蠢欲动,手握重兵的吴友仁为了争权夺利,勾结元朝地主武装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后来又架空夏主、“只手遮天”,导致政权内部离心离德。由于“嗣子稚弱,政出多门。”大夏国“群下擅权”,贪污成风,“私家倍于公室”。这些大权在握的权贵们纷纷趁机“大捞一把”,霸占农户田产,“为庄户者凡二万三千余户”,饱受剥削的庄户地位低下,以致于百姓怨声载道。
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明玉珍时期铸造的钱币)
五、万事皆有因
万事皆有因,大夏国灭亡的原因固然是面对着朱元璋这样强劲的对手时,自己技不如人、人不如人、力不如人,但是最根本的却是其微弱的国力和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尤其是其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极大地摧残了大夏的国力。“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可以说大夏国的灭亡主要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导致的。
朱元璋以推翻元朝腐败统治,统一全国为己任,其兼并大夏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心之所向,对此我们必须要予以认可。历史的作用就是给人启示,启迪人生。我们也要正确地认识大夏国的灭亡。明玉珍的大夏政权,虽然割据一方,但是却在西南地区牵制了一部分元朝的统治力量,支援了其他地区的反元斗争,为社会进步和推翻元朝统治作出了自己的力量。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予以肯定。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876 字。

转载请注明: 自古攻蜀皆徒劳,唯有自杀自灭,明玉珍的夏蜀政权又一次验证历史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