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披枷带锁的犯人,在衙役的押送下,顶着烈日,步履蹒跚地走在荒无人烟的大地上……山高高,路遥遥,何处是尽头?何时能归乡?”这是在古装剧或小说中描述犯人在发配边疆途中的情景。既然是犯人,为什么不把他们关进监狱,而是要花大工夫将他们发配到千里之外呢?
古代与现代不同,古代没有现代那么繁盛发达的物质,粮食仍然是占据着整个国家最重要位置的,很多皇帝在筹备行军作战的粮食时都会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不可能会有太多的闲钱以及闲粮养活监狱里面的犯人的。
所以在古代我们就很少能看得到什么无期徒刑以及数年、十几年的监禁的,古代一般无法原谅的重刑都会被直接施予砍头、腰斩等死刑,至于其他的小罪则有各种各样的处罚,犯人只要承受一定的肉刑就可以被释放出来了。
除了以上这两种惩罚,还有另一种惩罚,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放发配,这种刑罚要远高于肉刑,而仅仅只次于死刑,犯人流放在很多时候可以说得上是废物利用,是古代皇帝非常高明的一个决断,是重新让犯人继续发挥余热,造福国家的一个举动。
古代中国是繁荣的农业文明国家,大多人被束缚在土地上,安土重迁,人们强调家族主义,向往子孙满堂、四世同堂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遭受流放者背井离乡、难享人伦之乐,实为人生之不幸。
中国国土广阔,而历代君王对流放之地的选择也是煞费苦心,西北绝域、西南烟瘴、东北苦寒以及一些荒芜的海岛都前后成为过流放地。流放者跋涉千里,走到荒无人烟之地,永世不得离开,简直生不如死。
古人不仅活着的时候不想离开家乡,他们即便死了,也不想葬身在异土,古人的这种入土为安的情结是我们现代人很难想象得到的,所以一般人想到死后不能葬身在家乡,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大事。
古代的南北边疆就很少有人愿意前往,再加上一路上路途遥远,古代又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交通系统,所以这个路途也会难倒很多人,有不少人是在前往边疆的路程中生病死亡的,所以在现代被视作荣耀的驻守边疆,在古代是一件令人生不如死的事情。
所以在古代充军边疆就变成了一种惩罚人的手段,古代充军在清朝之前一般会发配到与北方游牧民族接壤的边界,在清朝的时候因为不用担心游牧民族的原因,所以充军的地方一般会选择在新疆伊犁以及清朝统治者的老家东北宁古塔。
当时的犯人,特别是政治犯,都是刺配边疆。刺配边疆实际上是充军的行为,相当于是服兵役。就相当于现代的劳动改造跟服兵役的一种结合体,就是去边疆免费干活,然后自己负责自己的吃穿。所以,在水浒里面的刺配犯人叫的贼配军。然后,在发配的地方并没有很多的狱卒之类的工作人员,只是少量的人在看场子,监督犯人干活。这地方,而且这些人脸上都刺的字,叫做黥刑。就算逃走跑到其他地方,也很容易被认出并抓回来。那些非常偏僻的地方,古时候交通不便,他们很难跑远。如果没有人接应的话,就凭两只脚跑到荒郊野地里面饿也饿死了。
如果古代像现在一样,在各大州县设置监狱的话,那么大量的犯人光吃饭一项就能把州县府衙给吃穷了。而且这些人有没有很好的营生出苦力,同时又要需要大量的狱卒来看管,养活这么多人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而刺配边疆就比较省事,青天大老爷心中有数,就不怕你跑,跑了抓回来再重判。然后从你家里抠更多的钱。所以古代的贼配军都老老实实服役,踏踏实实干活。边疆如果打起来就地充军,如果没有战事还可以给政府创收。比如宋江,都已经说好了取消他的刑期,他非要自己把自己发配到江州,你说这能不是一个好差事吗?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将犯人关进监狱,都意味着国家要每天负责他们的一日三餐。但就当时的条件来说,国家粮食紧缺,自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当时人口集中在中原,而一个国家需要开疆扩土、需要发展,并没有人愿意主动去边疆,所以国家只有将犯人流放到千里之外。流放的刑罚,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惩罚程度不低于死刑。首先从路途上来说,古代交通工具受限,犯人们去往边疆的选择只有步行。加上道路崎岖、坎坷以及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等天气,足以让犯人受尽皮肉之苦。
所以,被流放到千里之外的人备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对于国家来说,他们不仅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还是国家的免费劳动力,能够使国家扩大疆土。更妙的是,流放之地选在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犯人流放至此,建屋修路、开垦荒田、繁衍生息,那这不毛之地就变成了良田千亩。利用犯人做拓荒者,所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了流放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