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初夏的一天,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正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的发掘工地上。在意外地打开了定陵地宫的大石门后,接下来的发掘很顺利,直到考古队员发现了明神宗的巨大棺椁,当人们揭除了包裹在外的11层衣物被服后,神宗皇帝的遗骸出现了,但是,其葬姿却着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既不是仰面直肢,也不是侧面屈肢,而是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头部稍向右偏,左臂下垂,手压在腹部,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部右侧。脊柱上部也向右弯曲,左腿伸直,右腿微屈,两脚向外撇开。其整体的形态犹如一个“S”字母。
这个疑团尚且还在考古学家心中萦绕,不久,在挖掘中又发现了两个皇妃的埋葬姿势也是侧向右边。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据考古专家解释,在古代夫妻合葬墓中,妇女屈肢侧葬并不少见,这反映了父权制统治下,妇女屈从丈夫的不平等待遇。但是像定陵这样皇帝皇后无一例外地侧向右卧,则显然不比寻常,其中的原因令人捉摸不透。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怪异姿势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明神宗的丧葬过程出现了许多意外,会不会由于这些意外而产生了这种令人大惑不解的葬姿呢?据明朝史料记载,由于棺椁沉重,极其不便移动,杠索又经常损坏,例如抬到巩华城时,棺椁的主杠突然被压断,棺椁斜向坠地。考古学家根据明神宗棺床上随葬器物箱上还有绳索的痕迹,有的木杠还没有撤下等迹象,猜测帝后入葬地宫时秩序是比较混乱的。因此,综合多方面的事实考虑,神宗皇帝的姿势是在这个过程中偶然形成的。而另有学者从风水学的角度认为,古人以星空中的紫微星垣比喻人间帝王的居处,其中的“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星,处于紫薇星垣中央,象征帝王之中心地位,因而这种“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姿是最能“聚气”的姿势。这样,神宗皇帝及皇妃的葬式就得以理解:有了生气,就预示着子孙万代繁衍旺盛,江山永固。
但是,这些还仅仅是推测,究竟是如专家推测的那样,神宗的奇怪葬姿是有意为之,还是混乱情况下无意造成的?由于目前只有定陵进行了发掘,其他的明陵还没能打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恐怕仍然是个谜。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明穆宗第三子。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前十年,由他的老师——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社会经济和军事力量均得到了很大增强。1582年张居正逝世后,神宗逐渐懈怠,更因为与文官集团产生的激烈矛盾而罢朝近30年。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但是,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东北的女真趁虚兴起,因而种下了明朝灭亡的远因。1620年驾崩,传位皇太子朱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