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去寻找,就算无尽的星辰令我的探寻希望渺茫,就算我必须单枪匹马。''——艾萨克·阿西莫夫
中华历史悠久绵长,在中华的历史中,出现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在风雨飘扬江山破碎的年代,他们高举反抗的大旗,来到我们的世界中,以自己的力量,拯救着那些值得被拯救的灵魂。
外忧内患期间,他们无论身份,无论阵营,都永远是我们最好的、也是最值得纪念的英雄人物。提起张作霖,想必大家不会陌生,作为大名鼎鼎的军阀东北王,张作霖的人生,就是一部大写飞传奇,民间关于他的传闻,也是数不胜数。
他的一生有功有过,供无数后人评价,而他的故事早已经充满了整个街头巷尾,今天我们要提到的,则是他结拜兄弟张作相的人生。
高山流水遇知音
张作相出生在辽宁省的一个小村庄。由于清朝的腐败,他注定无法像自己梦想中的那个样子,在一个偏远的村庄过平静的生活。兵荒马乱中,一切美好都是梦想的虚无,没有办法,他一路逃到了奉天。
在这里,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人,东北王张作霖。两个人一样,出身贫寒,早早就出去谋生。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张作霖。在绿林时期,张作相多次救了张作霖的命,两人于1903年结拜为兄弟。
后来,张作相和张作霖一起被朝廷录用。在张作林的帮助下,他们一直在军中服役,张作霖被提拔为奉师军阀的首领。由于张作相的忠诚,他也得到了张作霖的信任。
两人一起在军中前前后后摸爬滚打。张作霖逐渐成为军阀总司令,张作相也在31岁时成为军队的一名少将。他成了张作霖的得力助手,深受张作霖的信任。
尽管如此,张作相并没有越界,忠实地跟随张作霖,这倒不是因为他没有野心,事实上,谁不想要拥有更高更远的人生?之所以甘愿困顿在原地,只是因为想要成为好兄弟的左膀右臂,仅此而已。
但是张作相的能力摆在众人面前,他不可能永远屈居于此,后来,他指挥了吉林的一切工作。在他任职期间,鸦片被严格禁止,吉林大学成立。张作相成为吉林大学校长。
后来,郭松龄的叛乱失败后,奉部的其他将军建议杀死郭松龄的老部。张作相站出来强烈反对。张作霖听了他的话,避免了奉部同类相食的局面。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就在兄弟两个要奔赴彼此的人生的时候,不幸却发生了。
一心一意为革命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刺杀,司内军阀群龙无首,纷纷推举张作相为总司令,但他一个接一个地拒绝了,三次寄回给''三省委会''的公文。
张作相反复劝大家坚持让张作霖的儿子继承父亲的产业:''老人去世了,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产业,这是合乎逻辑的,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
同时,张作相也极力劝说东方军的领导,最终使大家同意''小六子''继位。当''小六子''准备接受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东北改造''时,张作相也是大力支持他,他的心中并不是没有理想,只是在他看来,自己的兄弟手足,远远比权力来得更加的重要。
1931年事变爆发时,张本人正在家乡锦州参加父亲的葬礼。他得知国民政府不愿意抗战,彻底失望的他决定辞去军职,于是他退休了。
虽然退居二线,但他仍然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热爱祖国,积极抗战。他暗中派儿子张廷枢到延安,总理同志亲自接见。张廷枢和当时东北负责人是同学。他们去日本学习,后来成为国民政府军队的教师。和他的父亲一样,他也在1935年辞职回家。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在父亲的安排下,张廷枢秘密来到了延安,加入了红军的的队伍。
不比国民政府军官,红军的生活是枯燥而艰难的,在国民政府的队伍中,张廷枢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张作相,他甚至根本不需要做些什么,就能够在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但是红军中,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新人,没有任何背景,红军也不讲究那一套,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是他还是毅然的抛弃了本来可以优越舒服的生活,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新人红军。
父亲虽然是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但是在抗战面前,没有什么比共同抗敌更加重要。张廷枢在抗战中屡作贡献,成为了实打实的抗战英雄。他丝毫不惧怕外寇入侵的艰难险阻,坚持亲自上阵打好每一场战役。
在战场上,他不再是大军阀的儿子,也不再是留洋归来的贵公子,他和所有苦难出身的红军一样,拥有一颗报答祖国的心。虽然父子俩并不是在同一个阵营,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比任何人都要来的亲密,不是因为父子之间的血浓于水,而是因为两个人在巨大的外寇面前,拥有同样的敌人。
儿子在战场上无比勇猛,张作相本人也不是吃素的,在抗战期间,日本人异想天开,想要威逼利诱张作相做他们在国民政府的内应,但是即使张作相已经不在一线,也对日本人的诱惑毫无兴趣,还大骂日本发动战争,展现了中国人以及炎黄子孙的铁骨铮铮。
张作相于1949年在天津病逝,享年68岁。在外敌入侵、国家危亡的关键时期,张作相以铁甲之躯示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骨血。
生涯中,他并不是没有得到过权力,换句话来说,他甚至站到过权力的顶峰,但是这些权力在祖国的尊严下,显得不值一提。对于张作相来说,任何权力,都比不上尊严二字来得更加重要,而祖国的尊严,就是他本人最大的尊严。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