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6点,父母也能对孩子做“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心理问题!

昨天我们分享了一位患者家属的自述文章。她的女儿琳琳自从中考失手后,出现了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状,每到大考前胃疼、紧张,成绩比平时差很多。

在高考前,屡屡受挫的琳琳终于承受不住了。她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大专考试,后来还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曾有自杀念头。

然而服用抗抑郁药后,琳琳的情绪在某个时间内突然明显好转,话多、高兴,医生怀疑她“转躁”,认为双相的症状很明显,并减少了抗抑郁药,增用心境稳定剂。

跟很多家长一样,琳琳的妈妈被医生说的“双相障碍”吓坏了,不停地上网搜索相关的文章,却越看越害怕。女儿的“双相”真的好不了了吗?

后来,她阅读了我们公众号的文章,对双相障碍的诊断和疾病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很多成功康复的例子。她的恐惧大大减轻,并学会如何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琳琳的妈妈主动给我们留言,称愿意分享女儿的患病经历,以及家长陪护孩子中的实用技巧,希望帮助其他父母渡过难关。

根据这位妈妈的描述,琳琳现在的情绪平稳,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憧憬,与爸爸的关系更加健康、亲密,服用的药物也正在减量。可以说,琳琳的妈妈能在短时间理解了我们对双相障碍的分析,马上带动丈夫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最终帮助孩子实现加快康复,她是一位很有智慧的母亲!

不过,结合我的临床经验来看,琳琳现在渡过了难关,但并不代表前路就是平坦。她的妈妈也在昨天的文章里提到,女儿为人善良、单纯,独立能力和越挫越勇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如果她遇到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矛盾和恋爱问题,会不会导致抑郁复发?怎么提前预防?

而且,这位妈妈对“双相障碍”这个标签还是放不下,虽然她个人觉得女儿不是双相,但当地最好的省级医院、最好的专家说女儿符合双相症状,这让她总是放心不下。

这位妈妈本想带女儿找我面诊,但琳琳认为自己已经好了,不愿前来。所以,以下我结合我们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和临床经验,针对琳琳的患病经历和目前的隐患作一些分析和建议。

但要再次强调,由于我未能亲自与琳琳交流,不能更清晰地了解她的心理活动,只能基于其妈妈的描述和我的经验进行推测和分析,所以肯定会有一些不够客观和全面的地方。我的分析也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诊断。但我仍希望我的意见能对琳琳的父母、以及其他患者父母有所启发。

01、患病的根源和诊断

根据琳琳妈妈的叙述,他们一家关系和睦,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温和,不对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尤其是妈妈,对女儿呵护备至,是孩子最喜欢、最亲近的人。而琳琳乖巧、懂事,从不惹事生非,有知心的好友,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都不错。

整体上看,琳琳确实没有遭受过来自家庭和学校的重大心理创伤,直到中考失利,这是后续一切问题的开端。

琳琳小学、初中成绩一直很好,没有明显的情绪症状和考试焦虑症状,为什么会突然在中考失利呢?对于这个最大的“谜团”,父母没有仔细地问过琳琳、深入地寻找原因,可能是当时没有意识,或者不敢刺激孩子。而琳琳自己可能也稀里糊涂,只认为运气不好,状态不佳,一时失手。

但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没那么简单,不排除在中考前,琳琳曾遭遇过与中考相关的“小创伤”,或者某些事件导致她对中考产生了一些错误认知。

最大的可能性是父母或老师过分地对孩子强调中考的重要性,比如说了一些“中考就是小高考”“中考考好了才能上好高中,上了好高中才能考到好大学”,甚至“中考也会影响你们一生”之类的话。

这些话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可都太片面了,并不是对中考理性的、深入的总结和分析,这很容易让孩子骤然感到巨大的压力,心态不稳。很多时候就是大人一些无意中的话语和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小创伤,然后再叠加了后续的一些刺激事件,最终酿就了精神心理问题。

做到这6点,父母也能对孩子做“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琳琳可能就是受到了相关的因素影响,对中考形成了过大的心理压力,平时可能表现得不明显,但一到真正的中考时,她的焦虑就来了。

而在中考过程中,她可能还碰到了另一些加重因素。按她妈妈所说,琳琳最擅长的科目只考了60多分,严重失手。可能在这个科目的考试时,琳琳碰到了一些不熟悉的难题,但缺乏积极的应对措施,焦虑一下子急剧增高,然后开始灾难化思维,想到这个科目会考砸,中考会考砸,高中和人生都会受到影响,越想越焦虑,最后大脑一片空白,时间不断流失,这个科目果然就考砸了。而可能受到这个科目的影响,琳琳在接下来的科目考试中,发挥得也不是特别好

成绩出来后,琳琳的爸爸妈妈大跌眼镜,忍不住指责了几句,虽然不是特别严重,但这肯定加重了这次中考对琳琳造成的心理创伤。

可为什么当时琳琳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失落、难过,反而看上去比大人还看得开呢?

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总体来说,琳琳的父母并没有就学业对孩子提出太高的要求,施加的压力不大,家庭氛围比较和谐、温暖,这是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基础。所以中考考砸了,她内心肯定也不好受,但并未因此而情绪崩溃。

我们治疗过的很多青少年患者,因父母从小对他们施加高压,要求严厉,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自己也形成了追求完美的强迫型性格特征,接受不了失败。他们在大考中失利时,往往就会情绪崩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琳琳的父母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第二,琳琳当时对中考失利这个问题的认知是不到位的。她可能觉得,这不过就是偶尔的发挥失常,虽然只能上普通高中,但她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仍有信心,只要高中再努力一把,还是能考上好的大学。而她平时的成绩确实非常优秀,这是她的信心来源。

但琳琳没有意识到,中考时的焦虑、恐惧已经令她形成了重大的心理创伤,一旦遇到相似的情景,这个创伤很可能被激活,令她再次情绪失控,发挥失常。当然,对于一个不过15、16岁的青少年而言,确实难以从专业的角度觉察自己的精神心理隐患。

于是上高中后,在情绪比较平静、认知比较理性时,琳琳的学习状态确实很好,但一到大考就马上激活了中考时的心理创伤。而且每次大考都激活一次,每激活一次,她对大考的焦虑程度就再增高一些,这不是她的理性能够控制的,不断恶性循环。

但琳琳屡败屡战,每次大考受挫后仍调整心态,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也与她的父母及时降低了对她的要求有关。

经过高中3年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琳琳对于大考的焦虑已经变成了恐惧。最终在高考前,她只好向现实妥协、降低了对自己的期望,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大专考试。

我相信琳琳作出这个决定前是挣扎过一段时间的,虽不甘心,但又实在害怕,毕竟过去的3年里她从来没有战胜过自己的考试焦虑。最后实在太恐惧高考了,才向妈妈开口。

虽然作出了这个决定,但琳琳可能一时还难以接受这个现实,所以第二天她出现了抑郁发作,后来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至于服用药物后,琳琳在那天下午离开医院时突然变得愉快、活泼、话多,究竟是不是药物导致的“转躁”?我个人猜测不是。因为这个过程非常短,按琳琳妈妈所说不过约半个小时。难道就在这半个小时内,抗抑郁药突然发挥作用,令琳琳的大脑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微乎其微。

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那天琳琳回校参加体检,回家后浑身发抖,因为进行听力检查时又激活了她对大考的恐惧。可见那时她的考试焦虑症已经泛化了,不仅是考试,哪怕只是相似的情景都会令她感到不适、害怕、有窒息感。

妈妈得知后,马上安慰琳琳:“咱以后再也不去学校了”。这对于琳琳来说,这一句话让她避免了负性的刺激,是极大的心理安慰,她一下子心安了。情绪一好,思维的内容也就自动往正面方向转移,这是基本的心理活动规律,所以回家路上琳琳叽叽喳喳地跟妈妈说个不停,全都是美好的计划。

琳琳妈妈也提及,女儿患病前也是这么活泼、开朗的,放在以前一点都不奇怪,只是她的转变太快,与此前的重度抑郁发作对比起来,才显得比较突兀。

而琳琳那时也并不是真的好了,在参加大专考试前,她还是再次出现了情绪低落、焦虑,在考试时非常难受,幸好试题比较简单,孩子也懂事,最后坚持下来了。

通过大专考试后,琳琳可能认为这一段人生经历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一道难关已经迈过去了,她也接受了目前只能读大专的这个现实,所以再去学校也自然不害怕了,情绪也逐步恢复到了患病以前的正常水平。

我认为以上很可能就是琳琳患病的心理历程。

分析完过程和原因,接着就是诊断。我认为医生对琳琳作出的“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是没什么争议的,虽然他并未指出这其实是考试焦虑症继发的抑郁症,但目前临床中确实也不太注重“继发”和“原发”,只要症状符合即可下诊断。

但对于医生考虑琳琳是双相障碍,我是不太认同的。正如我上面所说,琳琳的情绪突然转好很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而不是真正的“转躁”。而后续的购物、话多、染头发,我个人认为都属于比较正常的行为,未出现典型的轻躁狂/躁狂的迹象。

但总体来说,对于当时那位医生的治疗方案,我认为琳琳的父母应该予以接受。因为琳琳服用着抗抑郁药,确实有“药物所致转躁”的风险,而又有心理因素,如果不及时调整药物,的确有可能会出现真正的轻躁狂或躁狂。虽然我不认为她是典型的双相障碍或非典型的双相障碍,但我认为当时的药物治疗方案还是有预防意义的。

如果从传统的精神医学角度出发,我认为琳琳的考试焦虑症是比较明确的,然后因此继发重度抑郁症,但没有明显的偏执型人格改变,整体病情并不算复杂。

如果从我们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琳琳也比较符合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的诊断,但她更多表现为与考试相关的创伤和症状。

02、未来的应对

就如琳琳妈妈所说,女儿现在以为自己全好了,这可能过于乐观了,未来她的成长之路仍有一些隐患。

首先,琳琳的妈妈有一些自我反省,她意识到自己对女儿过于保护,导致孩子缺乏独立能力,这确实是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从心理角度来说,琳琳还是有一定的逆商的。只不过,她对考试焦虑症缺乏理性认知,没有掌握科学方法将其快速消除。那么,“屡败屡战”就变成了“屡战屡败”,导致她最终无奈地妥协,错失了一次人生机遇。

但还有一个问题,这位妈妈虽然自认为女儿与自己非常亲密,无话不说,但这可能主要是在于日常生活层面的沟通和分享,而很少触及深层次的认知和精神层面的交流。

就比如女儿中考失利后,妈妈知道要安慰,但没有意识在女儿情绪平静时要一起与孩子探讨失利的原因,有哪些问题需要纠正、总结和提升;又比如在女儿后续出现考试焦虑症状时,妈妈也未予足够的重视,未能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接受干预。

过去的这些宝贵时机已经错过了,那现在还要不要就这些问题跟孩子深入沟通呢?我认为现阶段的话没有必要。

琳琳已经顺利考入大专院校,这道坎儿对她来说已经过去了,我相信琳琳对考试的焦虑会明显下降。而她现在处于减药期,康复还不是十分稳定,如果贸然谈起这些事,我担心父母的分析和琳琳的自我分析不到位,不但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反而激活了创伤,引起波动。

而且,大学的学习压力、考试压力确实没有那么大,说不定随着环境的变化,琳琳的年龄增长和自信心增长,这道坎就真的过去了。但父母一定要密切保持观察、保持沟通,一旦发现琳琳再次出现考试焦虑,必须高度重视,否则抑郁症可能复发,甚至大专毕业都成了困难。

做到这6点,父母也能对孩子做“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个必须提前要看到的问题。琳琳其实是一个对自己有期许、有要求的孩子,她一直认真学习,希望考个好大学,现在因患病才不得不妥协上了大专,但她仍很有上进心,有专升本的计划。

在目前看来,琳琳似乎对只读了个大专并不十分在意,但现在可能是因为刚刚考试完毕,她的心情比较放松,而且她和同学们的差距和对比仍不明显。等到别的同学考了本科,假期聚会,她发现昔日同窗的学校都比她好,有的同学甚至是以前成绩明明不如她的,她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排除会导致抑郁发作。如果这时考试焦虑症又犯了,那问题就更麻烦了。

所以,琳琳的父母一定要找机会慢慢地引导孩子,要让孩子意识到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永远的落后,千万不要和身边人比一时。我在此前的文章里说过,决定一人成功的因素,最重要的是逆商,其次是情商,然后才是智商。

琳琳现在虽然是大专,但只要她愿意,后续还可以专升本、本读硕。而且,父母一定要向琳琳强调,这些考试都不是“一考定终身”的,可以有很多机会,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只要有清晰的规划图,愿意付出努力,完全可以超越同龄人,达到新的高度,实现人生价值。

我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学的亲戚经常到我们学校玩,深入交流后发现,我这个同学的亲戚实在了不起。她当初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只上了中专,但一直不气馁,接着考大专,工作之后自己又通过自学考试专升本,考了本科之后又攻读了上海另一家大学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她又考到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最后就留在美国生活了。这真是典型的“励志姐”!

所以,希望琳琳一定要明白,以前我们不懂什么是考试焦虑,没有重视,那么我们要吸取教训,提高警惕。后续如果发现自己有一些精神心理隐患,应立刻重视,接受干预,那么坏事也可以变好事,疾病也可以变成人生财富。

只要琳琳的人生规划图清晰了,真正的淡定和自信了,她的人际关系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大学里可以谈恋爱,但我不建议孩子过早地确定终身伴侣,因为她需要不断提升,可能不一定能在大学里找到三观一致、愿意一起努力和提升的对象。当然,更不要掉以轻心,擅自减药、停药。

至于琳琳妈妈还提及到的疑问:“孩子患病时提出不合理要求怎么办?”

其实,琳琳想染绿色头发,想穿比较成熟的衣服,这在我看来并不是不合理的要求,而是家长的观念偏保守,与孩子这一代的观念有冲突。当然,妈妈的顾虑也有现实基础,孩子顶着一头绿发,可能会让老师、同学误以为她是“坏女孩”,形成不好的第一印象。

那么,妈妈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在充分了解染绿发的利和弊,并探讨如何尽量减少弊端,然后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还是孩子坚持染绿发,那妈妈可以引导孩子一方面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另一方面加强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更加注重礼貌和品行,消除别人的误解。这样一来,染绿发就转化成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所以,只要不涉及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不涉及个人品格,也不突破道德底线的话,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只有利和弊。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与他们一起探讨不同的可能性,然后再作判断,而不是全凭大人的标准。

03、提前引导的意识很重要

回头看琳琳这个案例,虽然表面上的主要创伤是考试,但也反映了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过度呵护只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缺乏引导孩子的意识。

我在上面提及,大人无意间的言行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创伤,可能很多家长和老师看了会有疑惑:那我们岂不是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了?

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信息来源很丰富,大人们也不可能时时刻刻谨言慎行,每次说话前都打好草稿,所以我们不可能确保孩子们完全不遭遇创伤、不受误导。

但正因如此,父母有意识的提前引导就更显重要。打个比方,如果琳琳的父母懂得在中考前好好地与孩子详谈一番,了解孩子对中考的看法,及时发现一些错误观念,并予以纠正和引导,给予鼓励,我相信琳琳中考时的发挥肯定更加好。

如果想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心理干预”,防范于未然,那就要求父母一定要做到以下6点:

掌握基本的科学精神心理知识,

与孩子保持亲密、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积极的三观,

对学习、生活和人生也有独到而深入的见解,

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有自我反省的意识、能力和智慧。

做到这6点,父母也能对孩子做“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要当一名优秀的家长真的很不简单,父母们一定要保持谦卑,保持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

当然,我再次强调,琳琳的父母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从某种意义上讲,琳琳目前的康复其父母的功劳是最大的。而且,他们现在也正在有意识地学当有智慧的父母,希望他们学会自我认可,继续努力!

最后,再次感谢琳琳妈妈的分享,希望这两天的文章能令读者们有所获益!

(本文来源公号:广州晴日心身专科门诊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6391 字。

转载请注明: 做到这6点,父母也能对孩子做“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心理问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