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

由 度方针 发布于 经典

20

20

09/10

假设是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遍性的全句功能语法范畴,几乎不同语言中都有表达假设的语法形式,表面看来它们各不相同,深入研究会发现,假设的每一种形式都不是孤立的,它只不过是世界语言有限可能的其中某个实例化类型。《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在跨语言比较的视角下,重点研究了汉语假设标记的位置、语法化来源类型、从句和主句标记的配套使用、从句和主句的相对位序等议题。相较于之前的相关研究,该书值得肯定的有以下三点。

(一)运用跨语言比较的方法,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观察和处理汉语假设句的相关现象。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假设标记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位置看似灵活,但仍在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内,这与汉语在中心语参数类型上的摇摆不定有关,也是汉语满足“联系项居中原则”的重要手段之一;汉语假设标记数量丰富,但语义来源有限,并且多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些语义来源要么具有非现实性,要么具有话题性,均与假设语义相适宜,这满足了语法化的语义条件;汉语假设句的从句和主句标记共现频率总体上并不高,还不到 50%,尤其是和指代性标记的共现频率更低,还不到 20%,这一点跟英语比较接近,也比较符合语言的普遍特征。

(二)注重解释。当代语法研究不仅要对种种语法现象做出全面的描写,而且要尽可能地给出合理的解释。该书主要从语用功能角度对相关现象进行解释,如运用语言类型学中的和谐理论解释不同语言中假设标记位置的差异,不同语言使用前置假设标记还是后置假设标记与其动宾语序的类型是和谐的,VO 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前置假设标记,OV 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后置假设标记;该书运用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学理论分析解释假设句的从句后置于主句这一劣势语序出现的动因;在分析河南夏邑方言中的“忘了”愿望义反事实句的形成原因时,联系其使用的语言环境,即说话人原本可以做某事,但因没有做而造成某种损失,所以句子才伴有懊悔或者遗憾之情,而在夏邑方言中之所以可以选择“忘了”这个词来表达,则跟语用推理有关。上述解释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三)关注非原型假设句。该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根据从句和主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假设句分为原型假设句和非原型假设句。重点研究了回溯推理假设句、隐喻推理假设句、反事实假设句和元语言假设句等非原型假设句,加深了对汉语假设范畴复杂性的认识。

翻阅全书,不难发现,作者对每个问题的论述都是建立在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引用和对各种语言材料的分析统计基础上的,体现了严谨务实的学风。当然,该书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关于非原型假设句的分类只是例举式的,可能涵盖不了所有的情况,这个问题今后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来源:科学出版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