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大柱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2彭宠不应该违抗刘秀的旨意
东汉的皇帝,除了光武帝刘秀堪称一代贤君,余下的大都比较平庸。而刘秀身上最具争议的地方,应该就是稍显“刻薄寡恩”。
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刘秀对亲信故人那是真的好。比如邓禹。邓禹用兵能力很一般,吃过不少败仗,但刘秀始终重用之,让他位极人臣。后来汉明帝刘庄更是把邓禹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反过来再看伏波将会马援,戎马一生,忠君报国,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马革裹尸还”。可是,只因有人诬陷他聚敛钱财,刘秀也没有调查清楚,就不准他的遗体下葬。后来事情虽然搞清楚了,但皇帝的面子要紧,刘秀并没有给马援平反。
除此之外,刘秀和东汉初的功臣彭宠的恩怨也颇有争议。
彭宠字伯通,南阳人。他的父亲是西汉末的官员,因不拥戴王莽而遇害。不过彭宠在父亲死后却投身到王莽的新朝军队中效力。昆阳之战官军惨败,彭宠无处可去,和同乡吴汉东躲西藏,逃到了渔阳。
当时绿林军拥立了更始帝刘玄,彭宠在绿林军中有故人,因此被更始政权封为渔阳太守,和他父亲当初的官位一样。
公元23年,刘秀带兵平定河北的时候,王朗伪称汉成帝的后人,在邯郸自立为帝。彭宠试图观望形势,拥兵自保。在吴汉等人劝说下,彭宠派出三千兵力交给他们援助刘秀。这三千人马对刘秀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刘秀平定河北、后来登上皇位,两次忽略了彭宠的功劳。后来刘秀要求彭宠去洛阳,彭宠不愿意去,又在亲信的鼓动下起兵造反,最终被家奴杀死。
、
彭宠的结局之所以这样,似乎和刘秀的“刻薄”脱不了干系。然而,笔者认为,刘秀在这件事上责任很小,主要还是彭宠咎由自取。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原因有两点。
王朗割据河北的时候,起初刘秀的兵力捉襟见肘,很是窘迫。彭宠眼光不足,不知道应该归顺王朗还是刘秀,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打算。而吴汉认定刘秀前途无量,再三劝说彭宠帮刘秀,很费了一番周折才说服他出兵。
但彭宠只是分派了一部分兵力让吴汉等部将去帮刘秀,自己则安坐渔阳继续观望。这不过是一种赌徒心理,在刘秀身上押宝而已。
事实证明吴汉的建议是对的,刘秀很快就收拾了草包王朗,平定河北。彭宠谒见了刘秀。这时候他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刘秀则不以为然,没有太感谢他。幽州牧朱浮告诉刘秀说:“彭宠派吴汉出兵相助,如今获胜,他以为你会亲自在门口迎接他,同坐尽欢。现在不是这样,所以他失望了。”
刘秀对此当然心知肚明,但他显然不喜欢彭宠的投机态度,后来刘秀登基之后,彭宠满以为自己能封个王,却没有得到什么奖赏。刘秀只是默认他继续做渔阳太守。
因为刘秀生平最厌恶的就是首鼠两端的人。这从他对王朗和赤眉军拥立的首领刘盆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王朗被刘秀攻打的时候,曾派人表示要投降,但他要求做万户侯。刘秀却说:他想多了,投降的话可以留他一条命。赤眉军将领归降刘秀的时候也说,如果刘盆子来降,该如何奖赏?刘秀淡淡说道:饶他不死。
反之,有一些刘秀的敌人,当初各为其主,称得上忠诚,后来迫不得已投降刘秀,受到的待遇却相当不错,刘秀对他们也毫无芥蒂。这可以证明刘秀具备贤君的素质。只知道投机的彭宠哪里懂得这些。
彭宠不高兴归不高兴,在渔阳过得还是很滋润的。战后的河北,只有渔阳受损最小,百姓生活比较安定。彭宠非常有钱,搜罗了大批珍宝,幽州牧朱浮看不惯,两人产生了矛盾。
建武二年(26年),由于朱浮和彭宠关系紧张,刘秀下令让彭宠去京师洛阳一趟。彭宠担心自己会被调离渔阳,不愿意一个人去,向刘秀上书,要求和朱浮一起去。刘秀却不同意,派人催他上路。由于彭宠的妻子和部将都反对他去洛阳,他索性违抗刘秀的旨意,随后扣留了刘秀的使者,起兵造反。
彭宠还鼓动上谷太守、名将耿弇的父亲耿况一起造反,因为耿况曾派儿子带兵援助刘秀平定河北,功劳很大,受到的奖赏也不多。但耿况断然拒绝造反。
汉军消灭了西线的赤眉军之后,开始征讨彭宠的叛军。建武五年,彭宠和他的妻子都被身边的家奴杀死。
在彭宠和朱浮之间,刘秀显然偏袒了朱浮,但原因我们之前说过,刘秀一向不认为彭宠是忠诚可靠的人。问题是,彭宠如果奉命去洛阳,起码不会被杀。但他选择抗命,最后兵败身亡,可以说咎由自取。
参考文献:《后汉书》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