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汗国和大清是前后脚成立的,大清忙着入主中原,稳定自己的统治,而准噶尔汗国忙着扩大自己的版图,恢复曾经的辉煌。
随后双方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战争,而这场战争前后竟然持续了七十多年,准噶尔也成为清朝中前期最大的外患。
虽然康熙和雍正两大明主先后出兵想消灭准噶尔汗国,为此不惜在抵抗沙俄过程中做出让步就是为了解决西北问题,康熙还三次亲征噶尔丹,可最终都没有成功。
然而准噶尔汗国却在乾隆朝被彻底消灭,那么主要原因是乾隆更厉害还是准噶尔汗国变弱了?
噶尔丹是一个有非常大野心的领导者,他一直积极的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但最终被康熙三次亲征击溃。
噶尔丹之后的策妄阿拉布坦与其儿子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是准噶尔汗国的鼎盛阶段,号称拥有三十万大军,数次击败清朝军队。
雍正虽然多次打击准噶尔,双方也是互有胜负,但并没有消灭,所以划分了边界,双方并维持了二十多年相安无事的和平局面。
然而1745年,准噶尔汗国爆发大瘟疫,噶尔丹策零也病死了,他的几个儿子围绕着汗位展开争夺,最终准噶尔汗国陷入内乱,开始土崩瓦解。乾隆帝也正是利用这次机会一举消灭了准格尔汗国。
但是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看问题不能孤立的看,如果没有康熙和雍正不停的打击,消耗准噶尔汗国的实力,乾隆不可能一举击溃。
准噶尔本是个游牧民族,虽然地盘也不小,但跟富庶的中原相比,确实有点差。本来这样的政权就是靠强势的军队获胜,一旦陷入持久战,吃亏的必然是准噶尔汗国。
清朝地大物博,战争资源是非常深厚的,可以输得起,输一两次也不要紧。而准噶尔经不起失败,一旦打一次败仗,内部就会出现问题。
而也正是康熙和雍正对内的改革,使得大清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乾隆更多的只是享受了这一成果。
更为重要的则是,准噶尔汗国和曾经的蒙元帝国一样,在继承方式上始终是内乱频繁,每次汗位继承几乎都要经历一次残酷的内战,或者是兄弟子侄之间的相互残杀。经过这种不断的内耗和自相残杀,准噶尔的实力就一直在不断下降。
特别是在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汗国陷入了多年的内乱之中,多年的内乱大大削弱了准噶尔汗国的实力。
如果准噶尔汗国能够巩固国内的统治,乾隆能否彻底消灭它也尚未可知。而且如果乾隆面对的是噶尔丹还有自己的侄子,恐怕胜负也未可知。
所以客观的说准噶尔汗国失去抵抗能力,除了多年来频繁战争过度消耗外,更多的还是政权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