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邓元举《焦荫纳凉图》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
古人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首先是穿得少,
用最节能的方法满足需求。
简言之,
能露多少露多少。
有的时候,
古人没有我们想的捂得那么严实,
孟浩然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中有: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这幅南宋《槐荫消夏图》中,
就看到了这样舒适的场景。
南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
盛夏时节,庭院之中,
一株老槐树的浓荫下,
一位高士躺在矮榻之上,
袒胸露乳,恬然入睡。
在这清幽的意境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得到充分散热的双脚,
以及开心到微微弯曲的大拇指。
不同的时代,
同样的一瘫,
不如称之为“高士瘫” 。
元 刘贯道《消夏图》
衣服穿得好,大叔也窈窕。
看着这个背影,
透明的薄纱,
性感的吊带,
差点以为是小姐姐。
南北朝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局部
结果,
是一群留着胡子的士大夫。
画中的人正在校对史书,
有说有笑,
有吃有喝,
工作娱乐两不误。
南北朝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
把脸遮住,
我说这是“高老庄乘凉图”也行吧,
谁让他有个“二师兄同款肚皮”。
清 佚名 《燕寝怡情12帧清内府设色库绢本》
局部
“谁说夏天要减肥?
像我一样丰满好看的姑娘哪里找?
我们家的衣服穿身上,
清透中带着成熟,
整体剪裁修身遮肉,
薄纱拉长身形还能防晒。”
《簪花仕女图》唐 周昉
“这一身相亲穿,
大方得体,还透露着一丝可爱。
外搭采用渐变色晕染,
裙子选择了清凉的淡色,
走起路来身姿摇曳,
妥妥的一枚衣裙飘飘的仙女 。”
“这一身和闺蜜聚会穿,
齐胸的整体设计,
对肚子大的宝宝很友好,
而且很显腿长。
简单舒适,
和闺蜜走在一起,
回头率100%。”
唐 周昉(传)《挥扇仕女图卷》
其次是躲得远,
就像今天大家追求周末农家乐,
为的是回归自然、纳凉避暑,
古人也喜欢在炎炎夏日,
躲进山水间。
森林和河边,
天然空调房。
清乾隆 董邦达 《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轴
画面中心这枚小小的人儿正是乾隆,
身边的3个物件体现出他的文化修养:
茶杯、弦琴、书本,
“我就这么静静地待着,
心静自然凉。”
烹茶的童子:
“有人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对了,
这幅画曾被挂在
避暑山庄的澄观斋殿内。
想象一下
坐在席子上,翠树秀竹围绕,
耳边是潺潺流水声,
敞开衣服,一人静坐,
能不凉快吗?
宋《纳凉观瀑图》
“非常凉快,
甚至有点想盖个被子”
一个人的快乐,
有点落寞,
不如约上好友,
聊天消暑,快乐加倍。
聊到兴起,
顺势翘起了二郎腿。
南宋 佚名《草堂消夏图》
没有朋友的话,
可以参考这幅画。
清 吴历《墨井草亭消暑图卷》
一本好书,
消磨一个下午,
这是我能想到的夏日最佳放松姿势。
一个完美的夏天,
有山有水,
有瓜吃,
最重要的,
是有“人力降温”。
南宋 佚名《柳院消暑图》
每一个凉快的主人背后,
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侍从 。
莲叶田田,
微风和煦,
两位友人对坐博弈。
主人闲闲懒懒地侧卧在竹席之上,
女主人正在精心酿制应季的蜜粉,
仕女有的人执扇,
有的人在取水,
共同构成一幅《荷亭对弈图》 。
元人 《荷亭对弈图》
最后是喝冷饮。
从下面的字迹上看,
就像是“热疯了”。
它是杨凝式唯一的传世草书作品,
写的意思是:
天气太热了,
我给你点了一杯下午茶。
杨凝式《夏热帖》
不过此下午茶非彼下午茶,
而是用奶制品和蜂蜜兑在一起,
解渴又能给人饱腹感的“酥蜜水”。
话说,没有冰箱的古代
古人有冷饮吃吗?
有的,
一般来说,
冬天的冰可以存储在特定的冰窖里,
夏天时就可以享用“冷饮”啦!
在陕西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里,
有个穿着男装的侍女
双手捧着一个盘子,
盘子里有个像假山一样的东西,
上面还用花草装饰着,
这就是唐朝时的冰淇淋,
它的名字叫“酥山”。
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
宋朝人更喜欢吃草本、水果刨冰,
有一种叫做“冰雪甘草汤”,
还有一种叫“生淹水木瓜” 。
《清明上河图》中这撑着两把大伞,
伞下挂着牌子写有“饮子”二字,
就是当时卖饮料的“移动摊点” 。
最后,向你介绍一款
从清朝老百姓到今天超市货架
都能看到的解暑圣品
——酸梅汤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
老北京城前门的九龙斋
专门卖冰镇的酸梅汤,
当年的制法是用酸梅煮了后,
要加入玫瑰、木樨和冰水,
喝的时候能凉透牙齿。
看完了古人的消暑良方,
你有什么启发吗?
烦夏不如赏夏,
与其烦闷过一夏,
不如痛痛快快享受它!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