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家长和学生集合,保安人员保护着学生的安全。
防护用品摆在校门口,随时方便学生和家长使用。
开学第一天,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里的自然馆。
张洪存校长在校门口迎接新生到来。
哥哥轩宇领着妹妹子曦来上学。
爸爸在离校前,和孩子说着悄悄话。
9月1日,新学年如期而至。开学啦!家里的“萌娃”要去上学了。校园门口的树荫下,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男孩蹲在地上观察着蚂蚁爬行,女孩子们则牵着小手相互认识,家长们边聊天、边等待着学校大门的开启。
早上8时整,学校的大门打开了,一位老师召唤着学生们集合:“家长同志们,请配合老师做好测温、消毒工作,佩戴好口罩,领着自己的孩子到操场集合,我们一年级新生开始入校了。”校长站在门口迎候着大家有序进校,接下来是分班,班主任老师引领着学生和家长们步入教室。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孩子们就完成了从“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
这个场景发生在宁河区七里海镇大八亩坨小学,村民们几乎都在这里上的小学,学校里的多位老师也是从这里走出去又走回来的,他们更习惯称呼它为大坨小学。大坨小学和城里的学校的确不一样,究竟有哪些不同?记者会为您一一道来;但这里也和城里的小学有着几分相像,教室里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操场上铺着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在教学楼里甚至藏着小型的“科技馆”和“自然馆”……
这座拥有75年历史的乡村小学,近几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够折射出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村里的孩子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们一样,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1 村里“萌娃”第一天入学
9月1日一早,记者赶到大坨小学,当天是一年级新生到校报到的日子。今年,大坨小学新招收了两个教学班,近70名学生都是村子里的“萌娃”,他们中有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就已经相识了。和往年不同,学生们走进校门前多了一道程序——测温消毒,同时还要佩戴口罩,这边几位老师现场组织着,那边孩子们背着小书包,家长们拿出手机,认真记录下自家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场景。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小学生,已经是大孩子了。每天你要到校上课,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完成作业。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可不再替你做了。”家长领着孩子的小手,排队步入教学楼,借着这工夫不忘对孩子进行入学叮嘱。可刚刚走进教室,家长们之前苦口婆心的一番话像是瞬间被遗忘了,“渴了吗?赶快喝口水。要不要上厕所?妈妈领你去”。家长站在一旁梳理着还有哪些事情没有想周全。
就在这时,一年一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小姑娘叫子曦,她是由哥哥送到学校的,兄妹俩一般高,看不出谁比谁更大一点。其实哥哥轩宇今年10岁,是大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只见哥哥帮着妹妹操持着入学事务。在课堂上,老师分发给家长两份登记表,轩宇帮妹妹仔细填写着。
此时的轩宇像个小大人一样,他和记者说:“奶奶让我把妹妹送到学校来,她一会儿就赶来。以后我每天负责带着我妹来上学。”兄妹俩虽然交流不多,但能看得出妹妹更依赖哥哥。说话间,孩子的奶奶一路小跑赶到学校:“我在家收拾家务这工夫,俩孩子就不见了。我琢磨着应该是来学校了,我过来找找。”看到兄妹俩在这里认真填写表格,奶奶的这颗心也就放下了。
在乡村小学,校门口没有车水马龙,也没有拥堵不堪,反而多了一份质朴。在城里,10岁的哥哥单独领着7岁的妹妹上学的场景以前曾经出现过,但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但在大坨小学,这种朴素的上学方式,让人能够心生怀旧情绪。
老师们将开学之后的注意事项一一讲述给家长,其中疫情防控预案作为独立单元细之又细地向家长讲解。时间到了9时,家长们带着满满的“信息量”离开了学校,一些孩子也随之出现了难舍的表情。一位爸爸亲近孩子的脸庞不知道在和孩子说着什么,抚摸一下儿子的小脑袋瓜,随后便走出了教室。
接下来,学生们学习着站队,学习着如何上厕所,学习着怎么走上学和放学的行进线路;同时位于四楼的多功能教室对孩子们开放,在这里学生们走进了科技馆,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国情;旁边是自然馆,内部陈列着七里海地区曾经出现过的珍稀动物标本,这些标本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音乐舞蹈教室,书法教室,家乡民俗展室,这些教室将陪伴他们六年的校园时光。
大坨小学校长张洪存说:“第一周我们没有安排教学内容,就是要让学生们尽快转换角色,熟悉校园生活。同时我们也安排德育老师把开学第一课讲好,扣好孩子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 守护村小的园丁们
教室迎面的墙上挂着大坨小学的校徽,下方标注着该校是1945年建校。张洪存校长介绍,当年村里仅有的两位读书人,从借用的民房里开始了村民的启蒙教育,进而一步步走入正轨,成立了小学校,村里人的童年几乎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包括他这位校长,也是从大坨小学毕业,读书之后又回到这里教书育人的。
在校园里,记者见到了该校高级教师张秀敏。1985年,22岁的她来到大坨小学任教,从此在这里安了家,扎了根,这一晃35年过去了,张老师依旧在岗位上孜孜不倦,希望在退休之前给学生们留下点什么。张秀敏说:“我刚到校报到时,学校里都是唐山大地震后建起的临建房,那会儿条件十分简陋,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积极向上。”每到冬天,教室里要生炉火,赶上午休,张秀敏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捡拾干枯的树杈,带着同学们一起团煤球。当年艰苦的条件,今天回想起来成了她职业生涯里一段温暖的回忆。
张秀敏的性格里带着不服输的劲头,十分敬业。“村里的小学不比城里的小学,孩子们要想出成绩,老师必须多付出。”张秀敏说,“我记得有一年,年级前20名中有19位同学出自我带的班。说句实在话,能够有这样的成绩就是拼出来的。”
相对艰苦的教学环境,藏在村里不为众人所知的学校能够留下的老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对于寂寞,张秀敏这样理解:“你首先要热爱这份职业,能够适应乡村环境。每一次接新班级,我都会先盘点再憧憬,盘点过去一届的成功经验,再思考如何带好新的班级。经常是忙着忙着一天就过去了,在这样忙忙碌碌的环境里,你根本没有时间享受寂寞,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的。”
执教35年的老师在岗位上忙着“传帮带”,而新生力量的加入也为乡村小学增添了新活力。新学年伊始,学校来了两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她们是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的尚婧、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的杨楠,她们也将踏着35年前张秀敏老师的节奏,开启乡村小学的教学工作。
尚婧来自教育世家,奶奶、姑姑都是教师,受长辈们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教师职业,并定向报到了大坨小学任教。她说:“今天的乡村小学面貌一新,再也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般模样了,这样的教学环境就需要年轻人来助力,帮助村里的孩子们走出乡村,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这份责任是光荣的。”杨楠的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在入职前妈妈叮嘱她很多:“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孩子们身上的自身优势,并且发扬光大。”
面对乡村小学与城市小学之间的差距,两位老师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尚婧说:“在市区,很多孩子从小就接受早教、接受完整的幼儿教育;但在农村,许多家长并没有这种意识,城乡孩子们的起点其实是不同的。但既然我们是老师,就要尽快把学生们的这些短板补齐,尽可能让孩子们在大坨小学毕业后能把差距补上。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优秀的学生。”杨楠更看重“沟通”的意义,她就和学生家长们说:“我也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和家长们不存在沟通障碍。家长也好、学生也好,有什么困难请及时与我沟通,我们一起把困难化解掉,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亦师亦友。”
身在农村小学,有诸多不便,但好在有张秀敏这样的老师在坚守,也有尚婧、杨楠这样的年轻老师加入,这才让农村孩子接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3 城乡小学差距在缩小
今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坨小学的学生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开启了阶段性的网课学习。对于这段经历,毕业班教研组长于学月老师有故事要讲。
乡村小学开展网课不比城里的学校方便,这中间会有诸多人们想象不到的困难。“比如我班的两个学生,家里经济条件的确困难,但上网课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流量。学校就赶忙联系通信公司,以公益捐助的方式帮助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家学习。”于学月说,“疫情最紧张的时候,课本还没到位,我们就通过网络整理教案,我把这些年带毕业班时的教学笔记梳理好,通过网络分发给孩子们,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了最困难的第一周。”
每一次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于学月都逐字逐句地订正,但学生们即使有错误,她也是以鼓励为主。她说:“那段时间,孩子们的压力的确挺大的,我除了盯紧他们学习外,还得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老师们把能用的网络资源都用上,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都是录制的音频和交互式作答。虽然条件有限,但尽可能和城里的小学生们享受同等的教学方法。
于学月老师是1998年来此任教的,她经历过平房教室,经历过点炉火的日子,她眼看着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眼看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校长张洪存说:“学校能够达到今天的规模,得益于本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创建工作,每一轮创建工作的开展,学校的硬件水平都能提升一个档次。”2006年盖起教学楼,通上暖气,大坨小学教学楼也成为全村最高的建筑;去年学校的操场整修完毕,农村的孩子们也有了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2020年9月,区管招聘新教师改变了多年来师资匮乏状况,让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为乡村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今年的中考中,大坨小学对口的中学有19位考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芦台一中高中班,其中13位是大坨小学培养的毕业生。
学校四楼是张洪存校长引以为傲的地方,因为这里的设施即使是城区的小学也未必能达到如此高标准。这里有声光电交互的科技馆,走廊里存放着各种昆虫、动物的标本,一间教室专门开辟成自然馆。他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孩子都是七里海土生土长的娃娃,我们要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家乡,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试想爱家、爱父母的孩子,怎可能不爱自己的国家呢?”
改变也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张洪存说:“过去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关心的,在孩子读书的问题上也不是那么迫切。但现在可不是了,这个转变就像人顿悟了一样。”
在校长眼中,这样的改变源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因为生活步入了小康,人们才把教育问题摆在了前面。特别是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因为读书进了城,出息了,那份触动会更加强烈。“现在家长舍得投入精力去培养孩子了。相信有学校硬件做支撑、有教学理念先进的老师做教学,再加上家长们全力支持,咱村里的娃娃一定能出彩。”
“村里的娃娃一定能出彩”,多少乡村里的教师,正在为了这句话而不断努力着。与之相呼应的是村民的思想意识提升了,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本版照片 本报记者 伊健摄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