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6岁考上985名校,苦心专研数学30年,如今却靠400元低保度日

1977年10月21日,中国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消息一经公布就有570万考生参加了那一年的考试,虽然全国最后只能录取30万人,到那时这丝毫没有打击大家的参考热情,因为当年的一个大学生,比现在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还要少见,一旦考上,就是命运的转机。

他16岁考上985名校,苦心专研数学30年,如今却靠400元低保度日

1980年高考恢复的第三年,江苏省的戴南双沐村,有一个叫刘汉清的人,年仅16岁就考上了,哈工大的热处理专业,这是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家都说他前途无量,然而他现如今却只能靠400元低保度日。1980年刘汉清参加了当年的高考,那一年的录取率只有8.4%。

但他还是很幸运的考上了哈工大,要知道哈工大的名气可不小,给你个何况他考上的是学校的强力专业热处理,村里人都以他为骄傲,录取后的那个暑假刘汉清家中客人不断,都是来恭喜他的,大家都觉得他前途无量。进入大学后的刘汉清深知学习机会不易。

他16岁考上985名校,苦心专研数学30年,如今却靠400元低保度日

因此一直很努力的学习,十分刻苦,每年的成绩都相当优异,因此老师们也很看重他,然而在大三那年,他在图书馆偶然看了一本书,却改变了他的一生。1979年徐迟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轰动全国,大三那年刘汉清在图书馆偶然看见了这本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感叹数学世界的奥妙,一头扎进了“数论”的海洋,有数学天赋的他马上就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质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刘汉清对数学到了痴迷的地步,为了研究数学,他废寝忘食,甚至觉得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严重的时候每天只睡两个小时。

他16岁考上985名校,苦心专研数学30年,如今却靠400元低保度日

然而对数学的痴迷,使他经常忘记去上自己的专业课,到大四的时候,他已经挂科多门,他的教导主任劝他先拿到毕业证再搞研究,但是他根本听不进去。最后毕业的时候,他没有拿到毕业证,对此曾经很看好他的老师都十分痛心,因为刘汉清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教育局规定就是如此,不满足条件者不可毕业,这种因痴迷学习而无法毕业的情况在当时全国高校中是极其少见的。

他16岁考上985名校,苦心专研数学30年,如今却靠400元低保度日

1985年刘汉清从学校肄业之后回到村里,他没有选择去工作,而是继续研究数学,30多年过去了,他曾经的大学同学,或者是当年高考比他差的同学都已经飞黄腾达了,但是刘汉清却还是一个脸农活都没干过,又没有收入的“大龄儿童”。

他16岁考上985名校,苦心专研数学30年,如今却靠400元低保度日

他每个月几乎没有开销,400已经很够了,刘汉清曾说,数学就是他的心,离了心就不能活,或许是学者对研究的执着,但是真的从社会层面来看,其实并不是很支持刘汉清的选择,因为学术成果是一个赌注,有这个天赋,但是最后没有得出结论的时候,是很痛苦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92 字。

转载请注明: 他16岁考上985名校,苦心专研数学30年,如今却靠400元低保度日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