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蔬,市场需求量大且效益可观。辽宁东部山区大面积种植日光温室番茄,但是由于北方冬季温度、光照等条件限制,加之有些菜农对番茄生产技术掌握不足,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效益。栽培番茄,管理最关键。需要了解番茄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寻找最佳管理方法,获得较高收益。
番茄的根系发达强壮,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根颈部和茎上易生不定根,移栽和扦插易成活,目前生产上多进行穴盘育苗移栽。番茄的茎多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当主茎生长到一定节位后,顶端形成顶生花芽,顶端优势减弱,花序下第一侧枝代替主茎继续延伸。番茄的叶为单叶,叶片的缺刻、大小、形状、颜色及分布等因品种而异,可作为区别品种的依据。番茄的花均为完全花,一般每个花序着生5~6朵花,多的有10余朵花。雄蕊聚合形成花药筒或6~7枚单生,雌蕊位于中央,自花授粉。番茄的果实为多汁浆果,颜色有粉红、红色、黄色等。红色果实是因为含有番茄红素,其形成主要与温度有关;黄色果实是因为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其形成受光照影响。番茄的种子为扁圆形,表面有绒毛,早于果实成熟,在果实内被一层胶质包围。种子的发芽年限长达5~6 a,1~2 a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番茄的生长发育一般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4个时期,栽培管理基本遵从“发芽期忌光照,出苗期勿高温,开花期补光强,结果期增水肥”的规律。
2.1 发芽期
从种子刚开始发芽到露出第一片真叶为发芽期。在正常的温度条件下,这个时期约为7~9 d。发芽期能否顺利生长,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和通气状况。
1) 温度。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 ℃,以28 ℃为最适温度,最低温度为12 ℃,最高温度为35 ℃。
2) 光照。发芽期不需要光照,光会抑制种子发芽,延长发芽时间,降低发芽率。3) 水分。发芽期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80%以上。
4) 土壤。种子充分吸水后,温度保持在25 ℃,土壤含氧量在10%以上,发芽最快。
2.2 幼苗期
从露出第一片真叶到出现大花蕾为幼苗期。当幼苗展开2~3片真叶时,开始发生花芽。每个花序的分化期为15 d左右。据观察,具有8片真叶的番茄苗,花芽数已达15个左右,其中第一花序有7个花芽、第二花序有5个、第三花序有3个,可见番茄基部3个花序的花芽分化在幼苗期已完成。花芽分化的早晚、花的数量和质量与温度和光照关系非常密切。幼苗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徒长和老化。
1) 温度。幼苗适应低温的能力较强,在生产上可利用此特点进行低温炼苗,幼苗经过锻炼可耐0~3 ℃的短暂低温。幼苗期温度过高易徒长,温度过低后期易形成畸形果,因此昼温可控制在20~25 ℃,夜温10~15 ℃。幼苗根系生长适宜地温为20~22 ℃,适当提高地温能够促进番茄根系发育,且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2) 光照。幼苗一般在11~13 h的光照下完成正常发育。北方地区冬季日照时数每天约9 h,且温度低,为保证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要进行人工补光,主要措施有及时清洁棚膜、挂反光幕、设补光灯、铺银灰色地膜等。
3) 水分。在营养充足、温度及光照适宜的前提下,适量水分可促进幼苗生长发育、花芽提早分化,缩短育苗周期,防止老化。幼苗期土壤湿度60%~70%即可。
4) 肥料。幼苗期增施磷肥对花芽分化与发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当土壤含氧量降到10%以下时,植株对N,P,K的吸收量明显下降,根系生长受抑制,所以需要将土壤含氧量控制在10%~15%。
2.3 开花期
从第一花序出现大花蕾到开始结果为开花期。这一时期应保证番茄根系发达,为果实发育奠定基础。早熟品种容易发生“果坠秧”现象,降低产量;中、晚熟品种因施肥过多、土壤含水量高、光照不良等会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导致开花结果延迟或落花。开花期的主要任务是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注意保花保果。
1) 温度。开花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适宜昼温为25~28 ℃,夜温为15~20 ℃,昼温高于35 ℃或夜温低于15 ℃都会引起落花。
2) 光照。开花期光照不足容易落花落果,弱光使花粉发芽率及花粉管的伸长能力降低,因受精不良而引起落花。要及时充分补光,阴雪天也要揭花帘接受散射光。
3) 水分。开花期要控制水分,防止落花和徒长。连续阴雨或空气湿度过大会影响正常授粉,湿度大、温度高容易发生病害。
4) 肥料。开花期要控制氮肥用量,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开花延迟,影响坐果。
5) 喷花。冬季日光温室温湿度不适、光照不足会影响正常授粉受精,引发落花落果。沾花易导致浓度过高,所以选择喷花或点花。喷花在开花后进行,当雌花花瓣完全展开、伸长至喇叭状时喷花最好,过早易产生僵果,过晚易产生裂果。棚室温度高时应适当降低药剂浓度,温度低时浓度略高些。注意不要将药剂涂到果柄上,以免形成无籽果,降低产量和产值。
2.4 结果期
从第一花序开始坐果到采收结束为结果期。结果期叶芽易生出新枝,与果实争夺养分,除了要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外,还要进行适当整枝,及时摘除新梢,维持茎叶生长与果实发育的平衡。
1) 溫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运输和积累,促进茎叶和果实生长,一般昼温控制在25~28 ℃,夜温15~20 ℃。结果期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以8~9 ℃为宜。19~24 ℃有利于番茄红素的形成,温度高于30 ℃或低于15 ℃都不利于番茄着色。
2) 光照。结果期光照强度每减少1.0%,番茄产量就会下降0.5%~3.0%,强光照可使坐果多、单果大且产量高。温室番茄需要完整的太阳光谱,玻璃或塑料棚膜的阻挡减少了紫外线等短波光,造成番茄口感寡淡、维生素C含量低等问题。补充光照是提升品质和产值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采用合理定植密度、经常清洁棚膜、适时揭盖草苫、安装补光灯、设置反光幕、地表铺设灰色地膜、及时整枝打杈等管理方式增强光照。
3) 水分。适宜的水分供给是丰产的关键,供水不足会引起病毒病和顶腐病。在第一花序坐果前要控制水分,避免徒长和落花;果实膨大后要增加水分供应;盛果期要大量供水,以满足果实生长和植株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番茄在果实膨大期每株每天需水量约为1~2 L(不含土壤蒸发水分),每天需补充水分75~150 m3/h㎡。番茄要求比较干燥的气候,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45%~50%,所以只能膜下灌水。结果期土壤湿度以60%~80%为宜,湿度过大易造成缺氧,阻碍根系呼吸甚至烂根。结果期忌土壤忽干忽湿,容易发生裂果,应勤灌、匀灌。
4) 肥料。番茄在结果盛期对氮的吸收量达到高峰,在光照充足、降低夜温及配施其他营养素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提高产量,且不会引起徒长。
5) 采收。根据不同需求确定合适的采收时期。如需长途运输或催红,在果实转色期采收;如需就地鲜果供应,在成熟期采收;如需加工制成果酱或留种,在完熟期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