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让学生感受“行走的力量”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走近民族工艺品制作 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在鄂温克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学生们观看欣赏了太阳花制品、皮雕皮画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并在手工艺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太阳花、皮雕皮画。学生们还一同体验了蒙古包搭建、柳条包和五畜绳编制。
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通过参观猛犸象化石复制品、头骨化石复制品以及一些民族生活用品等,让学生们了解了呼伦贝尔草原各个时期的地域特征、文化类型及生活生产状态,体会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了解民族融合与文化共生赋予了呼伦贝尔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是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青少年学生温故知新、蓄积知识的“加油站”,为传承、保护和弘扬北方狩猎游牧民族风情文化提供了平台。
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场馆研学参观时,学生们观看了大道速滑、短道速滑、冰球和冰壶等比赛视频以及“十四冬”宣传片,并参观了主馆、短道速滑馆、冰球冰壶馆。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1部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并对组织管理、安全责任体系和经费筹措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研学旅行已由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单一角度,上升到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高度。
近几年,不少中小学校开始重视并规划实施研学旅行项目,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行走的力量”。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可以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研学旅行将“三尺讲台”带到户外,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游玩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更好地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研学旅行课程模式设置开始多元化,参与度高、体验性强。
学校根据区域特征、学生特点和每个学科的内容,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走出校园,并在不同的生活体验中拓展视野。研学旅行丰富学生的知识,深化学生与自然和文化的亲密感,增加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经验。
记者:王雨晴
图片:那音太
视频拍摄:张磊 赛汉
视频制作:赛汉
编辑:林雨婷
监审:刘银
终审:塔娜 付惺
监制:范宝全
总监制:张红杰
呼伦贝尔日报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