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去驴行专栏摄影师乔义恩(黑马)授权,未经允许禁止使用
以前日子过的艰难,每天拉着黄牛,踩着费力的水车,在稻田里弯上弯下,这一忙活就是四个季节。
辛苦一整年下来,别说是赚到钱,能够养活一家老小,一生中能够盖个新房,多数人已是无憾此生。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城市化的影响下,人们从田间走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也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到放眼全世界。
但生活越是现代化,便捷性,那些从苦日子走过来的 人,对乡情反而有一种格外的热衷。
桂林漓江上的渔夫和鸬鹚。
宁德霞浦滩涂上的出海渔民,杨家溪大榕树下拉着老黄牛的农民和赶着鸭子的少女。
云南梯田里,在水稻田里摸出稻花鱼的孩子。
四川酒厂里,挥汗如雨的制酒师傅。
壶口瀑布上,一副“信天游”扮相的老大爷和咧着嘴的小毛炉们。
还有婺源乃至各地的油菜花,晒秋,你都会看到那些熟悉,且千篇一律的画面。
一个或几个当地农民扮相的人模,熟悉地在镜头前摆着不同的姿势,一旁便是不断传来喀嚓声的摄影团。
这些摄影团,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老法师团”。
渐渐的你会发现,这些风景不就是多年前的生活,只是今天换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有前人的艺术创作,使其更为生动形象化,后来人则更多是娱乐性为主。
所以很多时候,它无关专家们口中的农耕文化,文青里描述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更无法上升到艺术层面。
它仅仅是一种劳累了一辈子的消遣,以及记忆里的情感。
若是身旁跟着自家的小一辈,还会忍不住地说叨几句:
几十年前,我们总是吃不饱,每天不停地干活。哪有想到现在还得花门票,来看看以前的乡下生活,你说这世道怪不怪!
不仅仅是乡间的风景,连吃这件事上都有大大的转变。
以前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勉强吃到肉,平常时间连一点油腥子都闻不到。
而即便是换到几两肉,在上个世纪年代多生育的号召下,一个家庭的孩子有时要七八个人才能分摊,基本到碗里的肉也就那么几片。
所以后来日子稍微好一些时,人们都爱吃肉,恨不得把成长时缺失的那一部分都狠狠地补了过来。
但现在就不讲究了,出门旅行越是高档的行程,越讲究绿色健康。
素菜养生日渐流行,有时还得用野菜才能体现那种层次。
而且都不是大碗大碗地装,量越是少,摆盘越是精致,才能彰显一种说不清,但大家都觉得很追崇的格调。
到了各个地方,还一定得体验当地的特色菜。
蒙古的烤全羊,海南的椰子鸡,重庆的火锅,老北京的烤鸭......,这些都已不算什么。
得一定吃一些很少人知道,但又特别有花样,健康的东西,
再阔气一些,今天飞法国贝隆吃生蚝,明儿转战意大利艾尔马镇吃白松露,后天飞日本吃一碗鳗鱼饭。
不仅是吃、玩的选择上在改变,连旅居环境的选择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就如我们在武汉的摄影师老马一样,威海买一套房,珠海也买一套。
夏天在威海住2个月,冬天去珠海过年,然后再顺便去香港溜达一圈。
其余的时间,也很少在武汉,不是飞国外度假,就是在国内各个地方走走停停。
而往前几十年,别说是有机会到北京,便是到自己的省会城市,都十分的了不起。
所以就更别提今天触手可及的西藏拉萨,云南的三亚,内蒙古的大草原。
这些变化的背后,自然是因为国家日渐强盛,老百姓在温饱之后,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只是有时回想看看,发生的变化太快,有些观念上的转变,连自己都会觉得乐。
大家,不妨讨论下,发生在你身边的改变,比如旅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