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你还这样照顾孩子吗?

自从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长都把孩子放到第一位,在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在学习上更是贴心服务。家长们往往认为这样的悉心照顾会换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其实往往适得其反,在孩子的各阶段敏感期,你的安排或许得到的只是孩子的叛逆,或许是孩子对你更多的依赖,因为这样的安排已被他们视为习惯,更多的只是束缚了他们的成长。笔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长大,失去了在生活中的自律和自制,从而走上了大学辍学之路。下面就听听我对你们的忠告:

5-12岁切勿过分溺爱

现在的父母,乃至于爷爷奶奶对待孩子都是把他们捧在手心,一切围着孩子转,真是捧着怕掉了,含着怕化了。尤其是5-10岁的孩子更加明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一切都为他们安排的舒舒服服的,看似”其乐融融“的生活,其实存在很大的隐患。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接受新事物,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敏感时期,过分的溺爱只会让他们变得过分的依赖,仿佛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自己不用去想去干什么。从而在这个生活和性格习惯养成的敏感期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循序渐进引导孩子走向独立

那么处于5-10岁应当怎样管理孩子呢!首先,应当把他们当做是朋友,以心交心,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就拿自律性来说,可以从小事开始,例如:洗脚、穿衣等这些生活上小事,无意识的就让孩子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再者,说句不好听的俗语吧”上梁不正下梁歪“,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却反映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产生的误区,认为只要管就没有管理不了的,从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平时在生活中的一些过激的言语和恶习孩子会潜意识的去模仿学习,久而久之,后果可想而知,这些反面教材很多,当街殴打母亲的比比皆是!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耐心的引导孩子走向独立。

12-16岁叛逆期放松约束,从”管“到”监“

11-15岁的青少年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的过度约束会使他们在叛逆时期更难相处。这个孩子现阶段在青春发育期。父母不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干涉太多,比如孩子的隐私。一些家长不断监视孩子的编辑,询问他们在学校是否恋爱等等。他们似乎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但事实上,这触动了他们叛逆的心。当孩子们在青春发育期时,他们的父母不应该处理他们生活中的琐事(洗内衣、写作业、同学关系等)。对于生理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难说的。他们脸上露出好奇和害羞的表情。家长过多的干预会让他们感到更尴尬,反抗也会随之而来。因此,家长必须逐步认识到从管理到监督的转变,让孩子在叛逆时期把你当作亲密的朋友来谈论,让他们慢慢养成独立、自律的好习惯。

16-22岁步入社会,父母应促膝相谈,防微杜渐

之所以要培养孩子,就是为了他们更好的去面对和适应社会,这个阶段孩子从高中到大学,从接触社会到步入社会,好的、坏的社会风气都对他们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拿小编来说吧,考入大学之后,由于自己从小就自制力差,自律心不强,再加之英语学习的不理想,整天与游戏为伴,期间也没和父母深刻沟通,最终走向了辍学这条不归路。我这里要告诫所有家长与16岁之前不同,这时候更应当对孩子加以适当的约束,定期交流,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上的问题都要促膝相谈,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劝导改正,才能引导他们直面社会这条人生大道。

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应该怎么弥补

尚若孩子处于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父母首先一定要这面事实,和他们交流千万不要 旧事重提,揭伤疤式教育方式只会使他们更加的自闭和叛逆。这时候应当抛开主观意念,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了解清楚后,本着尊重的原则,展开以心交心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开导,要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走向正途。要是真的没办法的话,换换环境,例如劳动改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小编也是这样过来的!

总而言之,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身为父母更多的应该把孩子视为朋友,用行去教育子女,用心去感悟子女方为正解。而身为子女的你们是否能感受得到”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言苦口利于病“这句话的含义呢?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69 字。

转载请注明: 作为家长,你还这样照顾孩子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