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她们推动儿童康复教育事业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表彰会。上海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供图
教师节来临之际,经上海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民主推荐、综合评比,王超、朱月情、孙莉、曹慧四位老师,荣获“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在教学工作中,她们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推动了上海儿童康复教育事业的发展。
王超:康复一个孩子,改变的将是一个家庭
王超老师上课中。上海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供图
“我有过一年普通幼儿园的教学工作经历,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康复领域的学前教育。”毕业至今,王超老师在特殊儿童康复领域已有近15年的工作经验。
近年来,随着康复理念的不断更新,0-3岁亲子早教成了“新生领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王超老师就自己找教材、编教案、做教具,探索开展0-3岁听障儿童全领域康复教学活动。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家庭的原生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康复治疗方法各有差异。”王超说,作为一名老师,不光要有专业的素质、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家长的期望,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
她根据《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中的四大板块设置了大运动、精细动作、阅读、益智、角色等活动区域,定期投放适合不同月龄段幼儿玩耍和探索的材料,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语言,发展各方面能力。
“成长是相互的。”王超说,残障孩子们的阳光、向上也会给老师们带来力量。在面对困难时,老师也会变得更坚强、更有爱去生活、工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自己能够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机会。
“康复一个孩子,改变的将是一个家庭。”作为残障孩子康复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王超感受到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她说,“这是一份非常有爱心的工作,所以我坚持了这么多年,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朱月情:老师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
“实际上是这份工作选择了我。”朱月情曾在杨浦区特教中心负责特殊教育及师资培训等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能够帮到的孩子还不够多,所以我选择了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听障孩子打开心扉。”
工作中,朱月情不断给自己施压,分析每次活动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她认为,不停地反思就是要不停地否定自己。
朱月情老师上课中。上海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供图
不墨守成规、拓宽思路,是朱月情多年来的工作心得。
“我觉得,老师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老师要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她认为,很多人会凭借已有的经验去开展工作。“像我已经工作30多年,经验丰富。但遇到个性的孩子,我的经验往往是不适用的。”
她认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孩子的突破点。“在教学中,要精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知道他们的差异性,这样有利于及时调整活动目标的设置。也许,这样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我觉得这是对我的挑战。”
自从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教材的编制、完善听障儿童学前课程上不断钻研,曾获全国康复机构学前半日活动示范教学一等奖;撰写的10余篇论文,刊登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等全国核心刊物。
“在我的教学中经历中,有一百多个孩子获得康复,还有不少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每到教师节,他们就会打电话告诉我,他们生活得很好很快乐,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在朱月情看来,幸福不是获得多少荣誉,而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立于社会,这对家长、对老师来说,就是平淡的幸福。
孙莉:愿我们都能满怀希望,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高中考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介绍了言语听觉科学专业的相关背景,我就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这一专业,希望能够帮助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12年的康复教育中,孙莉老师经常思考,怎样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家长信任的老师。
在不断的总结和实践中,她认为,康复教师的个人魅力、共情力和思考力是至关重要的“三要素”。
孙莉老师上课中。上海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供图
“孩子经常会因为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一个活动、一门课。那么,吸引孩子们的究竟是什么呢?”孙莉发现,能否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学识能力、品德修养、气质谈吐组成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关键,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内核。
孙莉老师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特殊儿童的教育不仅需要更为专业的教育方法,还需要老师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家长对康复教师也就有着更高的期望。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康复教师的共情能力,能够让家长充分感受到自己和孩子是被尊重的,自己和孩子的困难和需求能够得到关注和理解,因而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
“善思者智。”孙莉老师说,懂得思考的人才会更加聪慧。“疫情时,我们都成了‘线上主播’,相较于面对面的授课形式,我们很难直观的看到孩子们反馈,这就需要更多地去思考。”
思考的内容包括:活动我要怎样设计,孩子才会感兴趣,家长效能才会更大的发挥;这个发音我要怎样解释,孩子才能理解;我要运用哪种信息技术才能帮助他们理解;搜集哪些素材,才能加深他们的理解。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孙莉期待:“新的学年,愿我们都能满怀希望,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曹慧:我来自山东曲阜,当教师是我的理想
“我来自山东曲阜——孔子的家乡。所以,当一名教师是我的理想。”2015年毕业后,曹慧踏上学前教育之旅,教师梦想正式起航。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爱是教育的秘诀。”曹慧在工作中,会时刻提醒自己,对孩子微笑、宽容、耐心,努力成为一名富有爱心的智慧型教师,让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曹慧老师上课中。上海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供图
“去年我们班有四个新入园的小朋友,他们第一次离开妈妈来到这里,分别时抱着妈妈的脖子哭得撕心裂肺,恐惧又无助。”曹慧认为,此时,共情和理解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她抱抱小朋友并轻拍他的后背说:“老师会照顾你,保护你,一直陪着你,不离开你,直到妈妈来接你。”
曹慧说,此时,孩子有的只是离开妈妈的伤心,而不再是恐惧。他和这个全然陌生的新世界就在这样的哭泣和陪伴中,逐渐靠近,心情开始平复,有了接纳新环境的意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一颗不计回报的心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喜爱。”在工作中,曹慧不怕苦、不怕难、不推诿、不敷衍,努力创新和专研,全力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康复。
曹慧特别喜欢教育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当爱与教育结合,自由与个性碰撞,正如彩虹出现,是一番无比美好的景象。”曹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