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儿M,今年大四。
她在工作和考研之间犹豫了好久,直到考研报名时间截止的前一天,在父母的建议下,最终选择了考研。
报了名找到了讲义课件真题大纲,还根据考研达人的分享制定了学习计划。似乎做了决定之后,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
可是,大约半个月之后,M仿佛陷入到了微妙的处境中:
她虽然每天7点准时起床,但是却越来越不想复习,在书和手机之间艰难的游离着,思绪也不自觉的飘到另一个时空,晚上入睡也变得困难,还常常梦见考研失败。
于是,她又开始陷入犹豫:放弃OR坚持?
如果放弃,就面临着找工作,可自己当初就是因为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才决定考研的。
如果坚持,就面临着难以复习下去,被录取的可能性也极小。
总之,左右不是进退两难。
这些看似是工作和考研的选择问题,其实是跟M的心理发展和她所处的年龄不匹配有关。
她虽然已经是个22岁的早期成年人了,但她的心理并没有与她的年岁同步增长。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成年早期(18-30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从而避免孤独感。
在这个阶段,青年人开始在校园和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中,学着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努力工作、发展爱情,充分体验亲密和自我价值感,以便更深入的融入社会。
可M好像并不期待自己今后在工作中建立亲密关系,对继续学习也没有坚定的想法。
她说:「我知道上完小学上初中,初中毕业读高中,高中毕业读大学,但我从来没想过大学以后的生活,很迷茫…」
M的心理状态,好像仍停留在青春期甚至更早的阶段。
如「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能做什么?将来过怎样的生活?」…这些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相关的问题,她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所谓自我同一性,通俗来说就是青春期的我们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会不自觉的思考一系列和自我相关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我们自己的答案和别人对我们的感觉基本一致,那么,我们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
反之,我们就出现了自我同一性混乱,很容易导致对生活迷茫和彷徨。
在心理咨询中,我常常问来访者「你觉得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你觉得自己在朋友眼中是怎样的?你的父母会怎样评价现在的你?」...这些问题有助于他们对自我同一性进行评估。
近些年,在考研大军中为了回避工作而「参战」的不在少数,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不好。
比如有些人觉得如果现在找工作,以本科学历很难获得自己满意的职位,理性权衡之后,决定当下「回避」工作,这恰恰是对自己的未来有想法有规划的反应。
当然,也有的同学是为了延迟进入社会情境,不得不考虑相关因素问题,以及是否有能力读研,读完研之后相关问题是否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等。
就像M,她的纠结之一便是即使研究生毕业也面临着工作,依然需要思考要做怎样的工作。
工作还是考研,并不是一个绝对冲突和对立的选择,可以并行,先后的次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
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考量自己的需求与发展,审慎思考后再作出选择。
作者介绍:
李敏
专业擅长:情绪情感、青少年问题、人格障碍。
艾丁心理创始人,2006年至今专职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中国核应急心理专家;苏州广电特约新闻评论员;
长期接受美国Nathan Szajnberg教授专业督导。
长期带领执业心理咨询师成长小组及案例督导,带领长程动力性治疗实务训练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