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学霸与学渣是相对而言的,国民老公王思聪就曾说过:“我在学校是学渣,但在清华北大就是学霸”;
其次,学霸与学渣,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谁天生就被打上跟学习有关的标签;
最后,学霸也会沉沦,变成学渣。相反,学渣也可能醒悟,人生开挂,完成逆袭!
高考在即,高中生困在家里没题做?找不到数学复习重点?出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
不用担心了,清北助学团队整理了一份,每种题型都有3-5道案列解析及破题技巧,教你从内部攻克,学会举一反三!下载学魁榜app即可领取,在线做题,无需下载打印,还有实用学习技巧推送,拍错题的功能,内置学霸笔记、练习场、资料等等也都是应有尽有
本文创造灵感来自于一条网络问答:在985高校里当“学渣”是种什么体验。
一、高中生的认知局限
高中阶段,或者从小到大成绩都很优异的同学,往往没有经历过太多人生挫折,考试从来都是100分,最少没低于90分,甚至老师的批评也很少,在高考中正常发挥,上个985大学易如反掌。但优异的成绩也会麻痹自己和家长!
对考生而言,自己各学科的成绩都没有明显短板,分数都很高。往往会形成一种错觉,“我是学霸我怕谁”。过去的经验往往会形成一种错觉:我学什么专业都很容易,我学什么都能学会。从而忽视了自己在志愿填报时去认真挑选最擅长最感兴趣的专业。就像下面这位同学的回答:
报志愿的时候那个骄傲啊,想着反正分数在这儿呢,能上985就得呗,其实自己并没仔细看专业方面的东西也没去深入了解未来的就业。于是上着自己不爱学习的专业课,本来主动积极学习的我,拖延症越来越严重!
有些父母,对志愿填报也没有概念。看到孩子成绩好,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于是把志愿填报的事情完全交给考生。或者家长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有问题,影响不了孩子。导致挑大学选专业完全是孩子一个人孤军奋战,努力与选择需要同时应对,一根扁担两头挑。但是,志愿填报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是一件高出目前认识水平的大事,高分段考生也有自己的局限,是需要有经验的人帮忙指导的。
二、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缺失
中青报曾经有过调查,受访者中71%在大学阶段想过换专业,其中50%是因为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而选了专业,从古到今都有。在资讯不发达的上世纪80年代,高考录取制度不完善,采用顺序志愿,无法保护高分考生,有更多同学会被调剂到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专业。但是,他们的学习和就业似乎没有今天这么严峻,那是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那个时期,“大学生”还像国宝大熊猫一样稀少,都是企业的抢手人才。先不管你学了什么专业,高考录取比例决定了能上大学的人都是天之骄子。
第二,那个时期的学生没有今天这么“任性”与“娇气”,都是背负着改变命运或者家人沉甸甸的期待来到大学校园。责任感更强,不管选到什么专业都会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反观今天的大学生,以北京市为例,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90%,10个考生9个都能上大学,区别在于上什么层次的大学,选择什么专业,仅此而已。如果上大学变得容易,那更应该选对一个跟自己兴趣、能力、潜质相匹配的专业,深耕积累!
所以,高中学校,除了要搞好教学,提高考生的高考分数,生涯教育在当前阶段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内容。学校不仅要考虑红榜上金榜题名,更要重视孩子关乎一生的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