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8日,新四军1支队2团以围点打援战术拔除日军东湾据点,全歼守敌日军岩松部队池田联队大田中队,共计50余人。随后伏击来援的日军,击毙日军中队长大田大尉和两个分队长以下官兵79人,伤32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20支和一批军用物资。
东湾据点拔除后,2团1营在17日夜急行军3个多小时,长途奔袭延陵镇日军据点,次日凌晨5时许,战斗胜利结束。击毙日军留木小队长和士兵20余人,伤敌8人,共歼敌约100人,缴获步枪10余支,轻机枪1挺,掷弹筒两具,手枪1支。
2团连续取得东湾和延陵的胜利,使日军极为恼怒,出动数千步骑兵,携带钢炮数门,四处搜寻,企图找2团实施报复,挽回颜面。
3月6日,2团团长王必成率团部及1、2营和3营8连移驻上下会一带,“拟在该地休息两三日,倘敌向我包围,情况紧张,则集中主力打击敌之一路,以突破敌人之围攻,而直向延陵方向转移。”
对于日军大军出动,寻找新四军主力一事,新四军首长早已得到消息,“我于事前所得情报”,“敌15师团(岩松)61联队(池田)分八路,向我驻上下会2团一部进行围攻”。但是由于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干部战士都有一些麻痹大意,认为日军屡受打击,士气低落,扬言报复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即使真有此事也不会立即出动。在这种轻敌思想指导下,2团并没有做认真准备。
战争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新四军由于轻敌很快就吃到了苦果。
6日晚11时,新四军周围已经发现日军活动迹象,放哨战士立即上报,但是团部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加强了警戒。7日拂晓,团长王必成做出转移部署:8连及2营一部为前队,团部辎重行李及1营跟进,并以2营6连在下会担任掩护,向上塘、五岗头方向突围。
等天亮时分撤到白石山时,大家才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许多。本来,2团想撤到白石山,抢先占领白石山高地,掩护部队突出日军包围,脱离日军追击。谁知,日军早就料到了这一步,与夜里抢先占领了白石山西北的高山五冈头。前有高山日军,后有骑兵追击,2团陷入了绝境。
发现情况不妙,王必成站在白石山西边的青山山腰,用望远镜四周观察一番后,立即命令1连抢占东南角的白石山,坚决阻击敌人进攻,掩护主力转向西南方向突围。1连是团里有名的精锐,英勇善战,接到命令后立即跑步抢占白石山,奋勇向高地冲击,与几乎同时到达的日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经反复冲杀,占领高地,并依托高地多次击退敌人集团冲击,为大部队突围守住了最后通道。1连完成掩护任务撤下来时,仅剩十余人。
面对当面包围之敌,2团集中火力与兵力,发起连续冲击。经过8个小时拼杀,在新四军潮水般的进攻下,没有了制高点火力钳制,日军两道包围圈全部被撕破,眼睁睁看着新四军扬长而去。
这一仗虽然最终突出包围圈,毙敌56人,伤敌43人。但2团也付出了惨重代价,阵亡58人,伤82人。团政治处主任肖国生,政治指导员李文魁、陈杰生、温得生均光荣牺牲,教育干事顾光斗、周经、章政英、张国英及张军,均受重伤。损坏机枪4挺、长短枪10余支,电台因运输员受伤,不能运走,也被打破投入河中。
这次战斗充分说明抗日游击战的艰巨性、复杂性。战前得悉敌军在驻地周围增兵的情报,但军政主官没有做出果断撤离的决心,大胜之后稍有疏忽、轻敌极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幸好被敌人包围的2团全部是战斗部队,战斗力强;没有地方政府及机关人员随行,可以专心投入战斗,这才避免了遭受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