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鲁南制药医药科技创新项目签约。至此,鲁南制药已于国内10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与百余高校及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
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西医院校,具有百年历史,也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在国内首屈一指。
仪式上,鲁南制药捐资2000万元支持北京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集团历来重视与高校的合作,与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与人才合作,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校企合作并表示,“北大医学部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和科研成果,而鲁南制药拥有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和意愿。双方合作基础牢固,发展理念相同,合作潜力巨大。”
不只北京大学医学部。截至目前,鲁南制药已先后与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10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技术与人才合作。与济南大学等4所高校共建鲁南制药校企合作班,与临沂大学等两所高校共建鲁南制药产业学院,与十余所高校共建鲁南制药订单班,在校人数近千人。
为何?张贵民的致辞直指核心——那就是人才和科研成果。自2019年将“千亿鲁南”写入党代会报告后,张贵民在多个场合表示,鲁南制药走向千亿的路径比较简单,一个是科研,一个是人才。
鲁南制药的快速发展无疑为这个观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形成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要素,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张贵民指出,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和战略规划要求,鲁南制药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多专业打造技术团队。
人才的储备并不是一蹴而就,关键是要有“源头活水”。通过与高校的合作,鲁南制药已经在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方面先行一步:每年毕业季都是鲁南制药集团劳动人事部最繁忙的时候,一大批青春面孔从校园来到了鲁南制药,入职、培训、上岗……
“近年来,鲁南制药逐渐探索形成了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引进持续增长。”鲁南制药集团劳动人事部主任宋祥云表示。
人才有了,剩下的问题就是释放人的创新、价值,挖掘人的价值创造能力。“鲁南制药集团始终把‘培养和造就人才’作为公司经营的最高目标,贯彻落实人才政策,科学设计薪酬福利制度、成长通道,助推“千亿鲁南 百年品牌”的发展目标。”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李宝杰表示。
半年7款新药获批上市
今年4月,鲁南制药利伐沙班片、阿昔替尼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硫辛酸注射液获批上市;5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酮咯酸氨丁三醇片、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通过一致性评价;7月,长效升白针申力达注射液上市……仅今年上半年,鲁南制药就有7款新药获批上市,4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新药扎堆获批上市或通过一致性评价,是鲁南制药发力科研所结下的“必然之果”。
张贵民本人是科研人员出身,1993年福州大学毕业后即进入鲁南制药负责产品研发。“鲁南要做成千亿企业,大规模的研发要先行,先行一步才能更好地支撑市场。”科研经费不设上限的传统到了张贵民手里仍在延续。
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下,鲁南制药筑巢引凤,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拥有60余名博士、1700余名硕士的科研队伍,更有多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企业还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8个省级科研平台,涵盖了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大类别,能够同时进行100多个品种的新药研发。
“期待双方建立更加长期、稳定、紧密的关系,共同为提高民族医药的工业化水平、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战略合作签约致辞的最后,张贵民对与高校科研合作的前景同样寄望殷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杜永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