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报道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但长期以来,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存在着重理工轻文史、重技能轻思政等问题,导致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基础薄弱的现实。针对应用型高校教育中的这些现实问题,常州工学院开展多项课题研究,如“新时代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价值取向及发展路径研究”“文化自信引领下江苏传统工艺赋能‘新工科’美育实践路径研究”“聚焦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并已取得丰硕成果。今日《新华日报·智观》以整版篇幅发布了相关阶段性成果。
常州工学院团委书记许文婷在其研究成果文章《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指出,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的关键路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途径。
常州工学院教师万莹在《让地方传统文化润泽学生美育素养》中表示,地方传统文化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是学校美育教育服务和学生艺术实践需要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展美育工作需要学校立足脚下的土地,有效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文化精髓和传统技艺融入到美育实践领域中,构建全新的育人体系,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常州工学院实践教学指导中心主任周晓飞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实习模式改革与探索》中表示,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教师发展机构要共同构成教育实习联合体,共同组成四方联动的教育实习工作机制,在实习目标确定、内容选择、过程指导、质量监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共同致力于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育实习模式。
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常州工学院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副院长吴泽颖,常州工学院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副院长谈昆伦在联合撰文《“四业”并举 ,凸显现代产业学院思政育人特色》中认为,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要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就必须与所涉及行业特色进行结合,钻研和运用好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李先昭 整理
编辑: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