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1399年一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人称太平天子一一一其实,把朱瞻基称为太平天子,完全是一种误读。
因为在他登位之前,早就习惯了沙场的兵戈,早就闻到了背叛与血腥,早就尝尽了争权夺利的惨烈滋味。
还有人说朱瞻基像一阵风,飘渺如行云流水,既有戎马沙场的胆魄,又有识人之明的慧眼,所以才能够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一起成就“仁宣盛世”。
然而,朱瞻基做梦也没想到,在他身后两个皇帝儿子差点终结了帝国。所幸,当年任用的那个人,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把王朝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并为其续命两百年。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展开像风一样的朱瞻基。
南京浇灭朱棣大梦
明朝自朱元璋后,出现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就是他的皇太子朱标。有人说,朱标是个拐点,如果不早逝,帝国或是另外一番景象。
遗憾的是,他未能完成与父亲的长跑,1392年,提前走了。这时,南京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谁来继统呢?
如果遵照“立嫡立长”原则,远在北平就藩的燕王朱棣应该有机会。虽然排行第四,但前三个哥哥已夭折,而且之前朱元璋还亲口征求过大家意见:
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可惜无人响应。
另外,他输在“立嫡”上。明史载:他是马皇后的第四子一一一实际马皇后一生无出;朱棣的生母叫碽,是个在后宫寂寂无名的妃嫔。
所以,刘三吾等人极力劝阻朱元璋,为避免后世纷争,建议拥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一一一即明朝的第一个皇太孙。
朱元璋欣赏朱棣的英武,对此颇有些遗憾,当然,最遗憾的是朱棣一一一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意味着他的继统大梦被浇灭,而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宁静戍边的藩王了。
大白圭点燃了燕王的野望
历史就这么凑巧。
1398年二月初九,北平燕王府,心灰意懒的朱棣做了个梦。他梦见远在南京的父亲笑眯眯地送给自己一只大白圭。
在古代,“圭”属于帝王祭祀的六大法器之一,代表着皇权。梦中朱棣被愣住了,搞不清楚父亲究竟是何意;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授给他八个字:
传子之孙,永世其昌。
这很好理解,把大白圭传给子孙,将世代昌盛。而此时,自己仅是个戍守边关的藩王,拿什么传子之孙,永世其昌呢?
大梦醒来,朱棣呆立当场。突然,家仆来报,说世子妃张氏已诞下一子。于是朱棣迫不及待地前往探望。
满月后,当他接过襁褓,只见这个孩子天庭饱满,地阔方圆,心中不禁大喜,直呼:
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不用说,这个孩子就是朱瞻基一一一他的出生刚好与朱棣的那个梦完美契合。如果史料记载属实,朱瞻基的出生无异于一剂强心针,催生了朱棣夺取天下的野望。
接下来,他发起“靖难之役”,四年后(1402)攻克南京,成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后世谓之明成祖,也称永乐大帝。
朱瞻基落地就是个幸运儿
隔代亲永不过时,当年朱棣对朱瞻基也如此。
既然要“传子之孙”,那么教育就是第一要务,而朱棣对教育的理解:必须文武双全,还要兼具过人胆识。
明史载:“比长,嗜书,智识杰出”。朱瞻基非常喜欢读书,稍长,智慧与见识便卓尔不群。
永乐七年,朱棣带他来到北京城郊,熟悉老百姓使用的农具并体验他们的衣食住行,还写下《务本训》传给他。
朱瞻基感触颇深,较早地接触农事、民事与他日后的减税政策不无相关。
永乐八年,朱棣远征蒙古,同样带着朱瞻基,此行并非让他领略大漠风光,而是去熟悉战场环境,培育敢于亮剑的野性。
九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孙,行冠礼一一一朱瞻基稳定了父亲朱高炽的太子位。
自是,巡幸征讨皆从。尝命学士胡广等即军中为太孙讲论经史。每语仁宗曰:此他日为太平天子也。
这就是朱瞻基被称为太平天子的来历。其实所谓太平天子,不过是大学士胡广对朱高炽的一句恭维、一番美好的祝愿罢了。
朱瞻基不太平
为什么说朱瞻基不太平呢?因为打小他就见惯了战争、阴谋与厮杀,分明不知道什么是和平。
而这一切与他摇摆不定的爷爷,二叔朱高煦以及体弱多病的父亲都有直接关系。
靖难之役朱棣能获胜,其实也是惨胜。但不得不说,朱高煦的确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一一总是在关键时刻如神兵天降救父亲于危难,所以朱棣莫名其妙地对他说了一堆话:
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勉之!世子多疾……
归根结底:你大哥身体不行,儿子好好干吧!如真有那么一天,你来接替我的位置。
这就是朱棣对朱高煦的许诺,所以:
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
所以,“性凶悍”的朱高煦与朱高炽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思议的夺嫡大战一一一不管朱棣出于何种目的,对此事应付主要责任。
若不是解缙那句“好圣孙”醍醐灌顶,朱棣差点铸成大错。
永乐二年,朱高炽才颤颤巍巍地登上太子位。
性凶悍的朱高煦
让我们来到朱棣的最后时刻。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棣最后一次北伐,在榆木川病逝。按说,一代大帝逝去意味着举国伤痛,定会举行最高规格的国葬。
然而为防止朱高煦阴谋夺位,朝廷同样导演了一场好戏。
杨荣、张辅等人一边安排朱瞻基到草原上去迎接朱棣的灵柩,一边着人通知朱高炽火速回北京,这样一来,终于躲过了意图谋夺大位的朱高煦。
当朱高煦得到消息后朱高炽已即位,史谓“明仁宗”。而此时离朱棣驾崩已一月有余。
朱高炽在位不足八个月,励精图治,仁爱无双,时间虽然较短,却拉开了“仁宣之治”的大幕,在中国通史上口碑极佳。
1425年5月29日,明仁宗朱高炽在北京病逝。接下来,朱瞻基的即位比朱高炽那次更凶险。
因为朱高煦在山东乐安就藩,而朱瞻基呢?却在南京一一一当年南京发生地震,朱高炽安排他去祭天,为国家祈福,实际上是想把京都迁回南京。
不知道朱高炽为何如此念旧?以致差点犯下大错。《明史.朱高煦传》记载:
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
之前,朱高煦在朝廷埋下眼线,比朱瞻基提前得到了仁宗病逝的消息。
因为乐安到北京只有680公里,而南京到北京最短也有1078公里,所以他派出敢死队在半路截杀,意图从侄子手中夺下大位一一一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过,他等到的却是朱瞻基的卫队和一顶空轿子。朱高煦再一次与皇帝大位失之交臂。但朱瞻基为什么能躲过朱高煦的绝杀?无疑又成了明史上的谜中谜。
为此,后世传出多种版本,甚至怀疑朱瞻基有提前弑君的可能。为此,笔者难以置信,期望读者能解开心中谜团。
朱高煦反了
宣德元年八月,历史复制了惊人一幕:朱高煦勾结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在乐城举兵造反。
这一次,朱高煦变得聪明了些。除朝中的眼线之外,还去“策反”英国公张辅,不料,派去说服的细作却被张辅辑拿,交给了朱瞻基。
在张辅看来,被“策反”风险极大,此时已是位极人臣的英国公,即便造反成功难不成比英国公的官还大?这个细节足以说明,朱高煦拥有猪一样的团队。
实际上,张辅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朱高煦在朝廷的名声太差,以致人神共愤。
但朱高煦错估了朱瞻基。得到情报后,朱瞻基镇定自若,权当什么都没发生,还不断给朱高煦予以赏赐,最后还委婉地写了一封信,意在提醒二叔迷途知返。
这就是朱瞻基的高明之处,把朱高煦的叛乱判断定为不合法,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高点:看来此贼不诛不足以平民分。
所以在朝议时,工部尚书杨荣曰:
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
陛下既出,犹如摧枯拉朽、谁与争锋?此语正中朱瞻基下怀,于是决定率兵亲征。
好个叛乱
行前,朱瞻基的战略判断准确无误,他相信朱高煦会守在乐安龟缩不出。所以,当大军抵达后,就从四面八方把乐安城包围了。
火铳朝天鸣放,箭宇射向城楼,朱瞻基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只为瓦解城内将士的斗志。
关于这次平叛,过程不再多讲,可任何人都没想到,第二天拂晓,朱高煦居然一个人溜出城来,五体投地,伏在朱瞻基面前,乞求他的宽恕。
这时候,一个人出场了,他就是24年后,誓死捍卫北京,为大明朝续命200年的英雄于谦。关于于谦的出场,《明史.于谦传》记载:
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其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什么意思呢?于谦把朱高煦骂得狗血淋头,昏天黑地、日月无光,直至心肝颤裂。
从此,于谦走上了仕途的康庄大道。朱瞻基成就了这个大英雄。
作死
朝廷大军快速平定了这次叛乱。朱高煦被带回北京,贬为庶民后被囚禁起来。
但这个喜剧演员还是贼心不死,《国朝献征录》载:
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
什么意思呢?朱瞻基不听臣下劝阻,坚持去牢中探望朱高煦。结果,朱高煦趁朱瞻基不备,一记扫腿堂,把朱瞻基绊了个狗吃屎。
朱瞻基狂怒,命人用300斤的大缸将朱高煦罩住,然后在周围生上炭火,没想朱高煦天生神力,还顶着大缸在屋内乱晃。
结果可想而知,朱高煦被大火焚烧,缸迸炸裂而死,儿子也被杀掉,让他这一脉后嗣永绝。
朱瞻基改革
在平定朱高煦之乱后,朱瞻基便立马着手新一轮政军改革。
这一年朱瞻基27岁,他对大臣们说:
汉、唐诸君,文帝、太宗能纳谏,文帝几致刑措,太宗致贞观之治,亦皆受善之效。
事实证明,朱瞻基的确从谏如流,在“三杨”和夏元吉等的辅佐下,做了几件大事。
军事上,惩治向富人出售免征卷,对穷人敲诈勒索的军官,安排监察机构清查兵员花名册,卡住了败腐的根源,发动明军的积极性,从而为自已再征兀良哈大获全胜创造了条件。
坚决执行父亲(仁宗)的战略收缩政策:停止第八次下西洋。
关于停止下西洋还需辨证来看,客观讲,其目的在于节约国家开支,减少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就宣宗朝而言无疑达到了休生养息的目的。
但此次战略收缩影响了明朝以至中华民族后期的走向,把中国锁在了这块封闭的土地上,主动退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融合。这也是中华民族落后百年,被动挨打的根源所在。
另外就是放弃安南(越南)。如果不带民族色彩,这件事与停止下西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个人以为还是缺乏远见、胆识和气魄。
无论有千万种理由,失安南,乃国之饬。
折腾明朝200年的“票拟”和“批红”
自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后,便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宰相制,于是朱元璋起早贪黑,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六部的奏章直通天庭必须得到肯定的答复。朱元璋苦于无计,后半生只能陷于文山会海之中。
明成祖朱棣在老子的基础上,发明了“内阁”,由于他是强权主义的代表,内阁大臣被他死死压住,所以没有更多的节外生枝。
可到了宣宗朝,朱瞻基由于喜欢画画、作诗文,为腾出更多时间,在内阁的基础上就发明了“票拟”和“批红”制度。
简单讲,六部文书上交内阁,内阁成员拟出意见后即“票拟”;而“批红”则代表皇帝意见,鉴字盖章后才可以颁下圣旨,传令全国。
所以朱瞻基鼓励宦官学习文化,因为“批红”权就掌握在司礼监秉笔太监手里,换句话说司礼监代表了皇权,体现了皇帝意志,更是制衡内阁大臣的有力武器。
自宣宗朝后,“票拟”和“批红”制度在明朝维系了200年,其中大戏在各朝交替上演,当宦党势弱时就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内阁,如高拱、张居正等;反之当内阁不力时宦党就如日中天,如王振、刘谨、魏忠贤等。
总之,“内阁”和“票拟”犹如明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线。甚至有人认为:
明非亡于流寇,之亡于宦官。
亲爱的读者,你怎么理解呢?
有人说,朱瞻基是位全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而且在绘画上颇有造诣。另外,还有个生僻的爱好,喜欢斗蛐蛐,致使当时蛐蛐价格暴涨,价值斗金,所以后世把他称为“蛐蛐皇帝”。
最让朱瞻基想不到的是,他身后14年,明朝因“土木之围”发生了巨变,他的两个儿子朱祁镇(明英宗)、朱祁钰(明代宗)也因权力之争斗得死去活来。
有理由相信,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