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注意了,熊孩子可不是被惯出来的而是被教出来
关于熊孩子人们总是持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熊孩子就是被惯出来的。乍一看这个理论没有错但是很多事物就是经不起推敲,通过不断地观察以及案例分析之后,酷学君发现熊孩子被惯出来的并不多,实际上熊孩子都是被家长潜移默化教出来的。
熊孩子一词其实并非是网友自创,而是结合河南、山东、江浙等地的方言之后,衍生出了一个普通话版的称呼,根据百科资料显示,熊孩子是指无法无天、没有公德心而且存在破坏与扰乱秩序行为者的统称。
熊孩子涉及的年龄范围很广从3、4岁到十几岁的都有。同时被熊孩子的杀伤力所波及,通常人们只能自认倒霉,谁让对方仅仅是一个孩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也查阅了近年来发生的实际案例还有国际一些知名的幼教心理学家的著作。最终我发现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其实正是把孩子往熊的方向去引导。
第一点:家长的教育方式并不是过于的放纵而是过于的严苛。听上去有些概率学的韵味,的确放纵式的教育确实也有一定几率诞生出有责任的好孩子,但是过于严苛的管教才是真正造就杀伤力极大的熊孩子。
很多熊孩子看起来熊但实际上是因为无知以及安全意识缺失所导致,而被过度严苛管束出来的熊孩子才是真的具备破坏欲。因为好奇心一再的被压制,所以在外面找到任何机会这类熊孩子都会开始把破坏性的特质展现。
而严苛的管束同样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错误的认知,比如为什么父母都是对的?这个世界是谁厉害谁就可以为所欲为。孩子产生这种心理家长没有及时的发现并加以引导,最终突然有一天孩子爆发了,那么很遗憾的通知您,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熊孩子。
第二点:家长自身的情绪变化弹性过大。喜怒无常的家长同样会把这种行为传递给孩子,只要自己高兴什么都可以,只要自己不高兴了随时可以对人展现自己残暴的一面。
一个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不但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同时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喜怒无常的人现实中总是没有朋友。因为人总有安全意识,远离喜怒无常的人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很多人看到的熊孩子是没有教养,胡乱的去搞破坏,伤及他人,好像是缺少家长教育与管理,但殊不知孩子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由内因所引起。
第三点:过于的自我为中心。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家长的引导方面的问题了。一些低龄段的孩子考虑任何问题都从自我出发确实属于自然现象。但是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才是让孩子认识世界的最好时机,很多家长偏偏忽略了这一点,于是任凭孩子的自主意识不断发展下去。
在关键的节点没有做到该做的事情,缺少规则意识的教育方式,最终让熊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的放大。直到这种意识超出了家长所能管控的范畴。现如今很多父母因为忙而把孩子甩给老人去带,最终结果往往是孩子在父母面前很乖巧,但是却在父母不在的时候无法无天。
调皮的孩子虽然惹人厌,但是也不必太过于着急的给这类孩子贴标签。熊孩子本身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每个人面对熊孩子的选择都有很多,可以直接跟熊孩子交流也可以选择跟孩子的父母交流当然也可以选择远离。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育的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倍学优,带你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