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魔幻之谜——为何印度人从不驻守屡引外族入侵的开伯尔山口?
壹——得天独厚
先抛出一个问题,古代文明中有哪个文明的先天发展条件最为得天独厚?
闭着眼睛想,是古印度啊!
古代中国长期受到北方和西域游牧民族的侵袭,不得不修筑长城加以抵御。古埃及文明则与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接壤,长期受到那些阿拉伯国家的蹂躏,北面的欧洲人还要跨越地中海来殴打它。古巴比伦文明就更不用说了,四面环敌,一直在打来打去。
然后我们再摊开地图来看看印度周边地形,那是一个叫做“南亚次大陆”的地方。它的北边有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两相耸峙,高得让人服气,任谁也爬不上来;南边是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要攻进来只能玩海战;西边有伊朗高原拦着,上面的人要下来只能玩自由落体;东边与孟、缅的边境地区也有群山叠嶂的天然阻隔,外边的人要从这里冲进来基本上等于是撞墙。
这样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让古印度文明成为了一个自成系统、类似于单机游戏的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印度文明就是这样地一直默默发育。
但是,或许是由于当初老天爷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在南亚次大陆西北那一块磕出了一个缺口,叫开伯尔山口。
开伯尔山口
兴都库什山脉和帕米尔高原之间,发源于开伯尔山的两条小河的河谷,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全长达到53公里,最窄处却是不超过600米,而且两边山高60到90米,妥妥的易守难攻之地。
开伯尔山口是整个中亚通往南亚的唯一通道,是古印度完美地形条件下的唯一死穴,只要封住了这个死穴,外族敌人想破脑袋也不会找到第二个进攻印度的入口。
现实是,古印度人就这么让开伯尔山口躺在那里,什么也没做。
没人守,外族入侵者就只能冲进来随便找人揍。
贰——历史魔幻之谜
首先是最早的雅利安人侵入进来创立了种姓制度,奴役了几乎所有的土著印度人。然后是波斯帝国冲进来占领了印度西北部地区,其后便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征服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杀了进来,再然后是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再再然后是大月氏人侵入印度建立贵霜帝国、白匈奴人疯狂肢解印度本土的笈多王朝、阿拉伯人侵占印度西北部、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蒙古人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等等。
即便是在印度最强大的帝国政权孔雀王朝时期,也会受到希腊人的不断骚扰,很是烦人。
孔雀王朝阿育王
那么本文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来了,印度人为什么不像咱们古代中国守长城那样去驻守开伯尔山口?外族千百年来近乎蹂躏似的侵略,印度人怎么就受得了?受得了几十年,怎么就能受得了几千年?
这是一个历史魔幻之谜,网络上也有过一些原因分析,但大多比较片面甚至非常主观,比如外族虐印千百遍、印待外族如初恋之类的。有些分析能解释印度受虐几十上百年的原因,却无法解释印度受虐几千年的原因。
历史分析需基于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和合理自洽的逻辑推导。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将这个问题拆解成更多个更具体的问题来逆向看待。很多比较大的问题,一旦套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反推方式,就显得比较清晰了。
我们可以这样拆解,如果古代印度人决定要驻守开伯尔山口,起码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谁来驻守?
然后,怎么驻守?
最后,要驻守多久?
要做成一件事,须有四个要素:人物、地点、方式和时间。地点就是开伯尔山口,缺的是另外其它三个要素。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
叁——谁来驻守?
要做事,人物是最核心的要素,毕竟有人才能有一切。那么谁来驻守开伯尔山口呢?
有些人可能会叫道,这不废话吗?印度人去守啊!
那我就要问,印度人也分三六九等,种姓部族更是多得乱七八糟,到底派哪个去“承担大任”?又由谁来协调组织?古印度政权邦国林立,谁来出力?谁来出钱?谁来出物?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如果古印度像古中国一样,总会有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央王朝来统治,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但印度古代偏偏就没有这样的完整统一过印度次大陆的中央王朝,即便是孔雀王朝鼎盛时期,也是如此。
开伯尔山口一旦被攻破,可能整个印度次大陆都要遭殃。似乎谁都会管管开伯尔山口的防御工事,但是反过来,谁都可以不用管。
大家内斗都来不及,谁还有精力跑到开伯尔山口来为你们这些竞争对手防御外族?谁去谁就傻!
古印度人虽多,但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合力。有统一的国家,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南亚次大陆的地理条件本身,就决定了它很难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整合。古印度的农耕区环绕在德干高原和塔尔沙漠四周,印度河往西南流,恒河往东南流,没有运河和道路相连,互相交通不便,农耕区间的关系就难以紧密。农耕区的分散,造成人口的分散。人口的分散,则造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分散。最终就造成了政权分散、邦国林立的混乱画面。
邦国林立,就一定会有无休无止的内斗。就算是有格外强大的王朝力量,比如孔雀王朝,鼎盛时期也没有吃下整个印度次大陆,小政权太多了,打得好累啊!
所以古印度的众多政权们如果一直想着攘外必先安内,那他们就永远不会去驻守开伯尔山口,因为光是内斗就把他们耗死了。
既然没有驻守开伯尔山口的策划者和组织者,那谁都不会乐意去当执行者。
肆——怎么驻守?
那么假设有驻守开伯尔山口的组织者,又该如何驻守开伯尔山口呢?
在开伯尔山口设防的本身技术难度并不高,无非是修筑要塞,屯兵驻军。关键是开伯尔山口的位置比较尴尬,它处于印度河和恒河的上游,离两河流域中下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较远。如果在中国,这就相当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繁华中心,要跑到青海的上游地区去驻防,多尴尬!
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相对贫瘠的开伯尔山口地带修筑要塞,并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修修泥巴墙就够了。要想组织有效稳固的防御力量,必须要有操作性强、执行力强、持续性强的一系列策略制度来协调指导,预警如何生效,兵力如何部署,后勤如何保障,救援如何速达等等。尤其是要将两河流域下游发达地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调往上游地区加工驻防,相当于逆流而行,这对于古代的生产条件来讲难度太大。
即使有些雄心壮志的统治者,想要做成这等好事,一看到那么长的补给线,哪怕付出巨大代价修成开伯尔山口要塞,由于交通闭塞,统治者对于要塞的驻守情况也是两眼瞎。要塞关口得不到监管,即使有了一系列保障山口要塞运转的制度也会得不到有效执行,照样是个废!一旦如此,在山口设防与不设防,也就成了可有可无。
对比于古代中国,同样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不同的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一旦突破长城要塞成功南下,便可立即威胁到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区,这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使得统治者们不得不花费巨大代价去修筑巩固长城,没得选择。
而古代印度的地理条件,在开伯尔山口被外族侵入后,从两河流域上游欠发达地区到中下游发达地区,都有相当规模的缓冲地带,允许统治者们有“苟延残喘”的机会,只要不是迫在眉睫的危机,那就复议再复议,不知不觉便是上千年。
伍——要驻守多久?
如果开伯尔山口要塞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修成,驻防多久也是个尴尬的问题。
从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开始,抛开威胁不大的小型入侵活动,印度历史上至少每隔200年就会发生一次能引发灾难的大规模入侵。200年对于整个印度历史来讲很短暂,但对于一个人来讲太长了,都可以老死三次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统治层都至少更新换代三次了。
在这200年间的三代人中,一个开伯尔山口要塞,只要在第一代人手里没有发挥效用,在第二代人手里便要失去教训意义了,因为没被侵略者弄疼过嘛。更何况印度从来没有统一的文字语言,不修“官方历史”,平民百姓们没有所谓“历史教训”的概念,自己没遇到过的事,干嘛要管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既然如此,那为啥要去驻防开伯尔山口?
那么开伯尔山口所谓的要塞驻防,就又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了。在人类思维里,所有可有可无的事情,一般就是无了。
更何况,开伯尔山口设防在“短期”的200年间内一旦没有发挥价值,还要耗去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去维护它的运转,这比所谓的“可有可无”还要让统治者们肉疼,这看起来根本不值得啊!
此时此刻要问这些古代印度的统治者们要在开伯尔山口驻防多久?他们肯定会暴躁地甩来耳光:还驻啥防啊!赶紧滚回来!
看到这里,相信读者们应该就明白了,开伯尔山口驻防,这件看起来似乎再理所应当不过的事情,摆在印度历史的具体现实条件下,完全失去了发生的合理性,真正的历史事实,就是最好的佐证。
这个看似魔幻的历史之谜,其实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做事道理都是相通的。要做成一件事情,一旦其中某个要素不满足条件,这件事情就有可能做不成。我们平常所讲的做事尽职尽责,其实都是在尽量满足做事的各个要素条件。
所以呢,以史为鉴,愿我们都能做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