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有很大的权力,他随口的一句话对底下的人看来都是要细细揣摩的,为了体现皇帝的地位和权力,他的衣服被称为龙袍、座位称为龙椅……总之从方方面面都要独一无二,其中皇帝用于下达命令和言论的卷轴被称之为圣旨,也是皇帝权力的象征。
圣旨的制作也是非常讲究的,一定要选用上好的布料,得是蚕丝织造的,上面的纹样也要是祥瑞,我们看电视剧中的圣旨一般是明晃晃的,实际上圣旨的颜色很多,就看是给哪位官员下旨,官员的职位越高时圣旨的颜色越丰富。
皇帝下圣旨那也是一桩大事,宣旨太监将圣旨上的内容当着官员读一遍之后,官员就可以将这道圣旨收藏起来了,当然了只有赞扬的圣旨是这样,若是犯了错皇帝要抄家,那念完也就收回去了。在陕西有一个农民家里就传下了9道圣旨,不过农民不肯上交,博物馆将这9道圣旨借走之后居然丢了2道,结果怎么样了?一、祖传圣旨
寻常官员家里能有一道圣旨传给后代就很不错了,毕竟也是家族荣誉的象征,可张振华家里却有9道,可见他的祖上是多么显赫。张振华家住在陕西,在明清时期张家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家族,崇祯皇帝在位时,张家先祖张鹏程曾经做过他手下的总兵副将。
后来崇祯皇帝殉国,清军入关,铁帽子王之一的多铎看重了张鹏程的能力,就让他当了自己的心腹爱将,作为开国功臣多铎自然享有很多荣宠,张鹏程也是水涨船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张鹏程的子孙后代同样受到重用,据张家族谱及史料记载,张家七代人,从顺治帝开始一直到道光帝结束,张家就有13人身居庙堂。
他们家族多为武将,且有战功在身,另外张家也很懂得为臣之道,所以能够荣宠不衰。这样能打胜仗又忠心不二的臣子,皇帝自然非常喜欢,张家陆续收到15道圣旨以示嘉奖,另外还有皇帝亲自题字的匾额八面,不难想象曾经的张家是何等风光。
先祖铺路,子孙争气,可是清王朝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封建帝制成为了过去式,张家也逐渐走向没落,不复往日荣光。那些祖上留下的财产消耗殆尽,那些圣旨也因为战乱而遗失,等传到张振华手中的时候,只剩下了9道。
这六道圣旨中,除了乾隆的四道,以及雍正的三道以外,嘉庆和道光各有一道,这些圣旨保留到现在也是珍贵的文物了,张振华只想好好的保存着,这是他们家族兴衰的见证。不过村子里左邻右舍的消息传得很快,张振华家里有圣旨的事情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张振华一看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没有继续藏着掖着,很快当地的文管所、博物馆都知道了这件事。圣旨制作的精细,可是却不怎么好保存,听说张振华家里有这么多的圣旨,一些专家和工作人员纷纷登门拜访。
他们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劝说张振华将这些圣旨交给国家保管,不过张振华并不愿意,这是他家祖辈千辛万苦保留下来的,是他们家族的荣誉,相对于放在博物馆中,他更想自己收藏,而后传给子孙后代。张振华的态度很坚决,专家们也不好勉强他,只是又提出了一个请求,想要将这些圣旨借走一段时间,供人们参观,张振华欣然同意。
博物馆和张振华商量之后,决定在2002年于淮安清宴园展出这些圣旨,当年张振华把这九道圣旨带到展出地点,说好的展出两个月,为了确保圣旨的安全,张振华和清宴园共同负责展厅内的安保。
原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展览也进行的很顺利,眼看展览就要结束,结果众人发现展厅内竟然少了两道圣旨,分别是嘉庆和道光的两道。张振华欲哭无泪,他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第一反应就是报警。警察到了现场,问清楚情况之后,认为张振华也是有嫌疑的。
警方的怀疑无可厚非,毕竟晚上的展厅是他负责的,张振华心里明白可是还是非常气愤,他到处收集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的,遗失的圣旨和他没有关系,他才是受害者。最终张振华证明了自己,可是警方还是没能找回丢失的圣旨。
这样的结果张振华不能接受,自己是好心借出圣旨,没想到竟然不见了,那么负责展览的清宴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张振华开始和清宴园打官司,要求对方赔偿他40万元。法院审理之后觉得双方都有责任,圣旨的价值预计在10万左右,因此两道圣旨清宴园需要赔偿张振华18万元。张振华心中自然是不乐意的,事已至此他只能保管好其余的圣旨,再也不会拿出来展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