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校园 | 课后服务下足“绣花”功夫,3点半后的校园焕然一新

申时校园 | 课后服务下足“绣花”功夫,3点半后的校园焕然一新

徐汇区零陵中学在课后服务时段引入上海昆剧院资源,将传统古戏雅韵——昆曲带进校园

放学铃声响起,徐汇区中小学校园里,传来稚嫩而婉转的昆曲唱腔。优美的唱词、精湛的动作、精巧的服饰……孩子们在上海昆剧院老师们的指导下,从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学起,不仅一个个成了“小戏骨”,还饶有兴趣地了解中国戏曲的源远流长。

在普陀区洵阳路小学,不少学生每天放学后,总会主动围在非遗传承人朱由标的身边,拜师学艺。随着“朱氏绳艺”走进校园,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之美。

这个学期,“双减”落地,为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注入新风。如何让更多中小学生在课后服务时段学到真本领、提升获得感?在沪上,不少中小学校纷纷“开门办学”,通过引入周边社区、高校、艺术院团等社会资源,在课后服务内容上下足“绣花”功夫,让每天下午3:30后这段校园时光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焕然一新、焕发生机。

各路“大咖”入校,以美育人启智润心

“学了武术之后,遇事我变得更加勇敢、果断,做事也更加有劲儿了!”这学期,杨浦区三门中学预备年级学生李牧逸参加了课后服务时段的武术项目。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锻炼,老师和同学明显感到,这个原本含蓄内向的女孩正在改变。李牧逸的武术老师来自上海体育学院。而在三门中学,通过引入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周边高校的优质资源,学校已为学生们提供了近30项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项目。

申时校园 | 课后服务下足“绣花”功夫,3点半后的校园焕然一新

上海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带领孩子们玩转“花样跳绳”

杨浦区高教资源丰富,牵引各路“学术大咖”走入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课堂,已成该区的一道亮丽风景。去年底,杨浦区就与复旦大学区校联动,启动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来自复旦大学的17位教师将深入杨浦区中小学课堂,研发形成课后服务资源包,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申时校园 | 课后服务下足“绣花”功夫,3点半后的校园焕然一新

1.0版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包,包括:《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中小学生体验式情绪管理训练》《聚焦学习能力的家长教育系列讲座》《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引导教育》等。

在徐汇区,依托区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昆曲、越剧、京剧等“艺术大咖”也纷纷走进校园,为学生们打开艺术之美,以美培元,通过美育熏陶启智润心。

“越剧美在吴越文化,尚在海派文化,成在红色文化。”西南位育中学通过引进上海越剧院专业资源,组建了越剧社团。在课后服务时段,同学们沉浸在这份浓厚的文化氛围里,举手投足间都是风雅古韵。一个唱段演绎完毕后,越剧院的老师会悉心指点同学们的唱腔,包括起声的咬字、字中的发音、转音的音律,逐渐培养出一群小戏迷。

在学习越歌《玉兰颂》《少年行》《客从远方来》的过程中,中学生们更是感受到越剧的古典风韵、清新雅致,渐渐理解了中国人情感表达的含蓄与内敛,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更加深了自己对中国戏曲的喜爱之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与日俱增。

申时校园 | 课后服务下足“绣花”功夫,3点半后的校园焕然一新

课后服务时段,西南位育中学引进上海越剧院专业资源,组建越剧社团。

“同学们看,一根简简单单的绳子可以做出不同造型、不同作用的艺术品。”从这个学期开始,非遗传承人朱由标多了不少“小徒弟”。“朱氏绳艺”在2011年入选第二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朱氏家族13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韵味十足的“绳”造型艺术品。朱由标是“朱氏绳艺”第三代传人。在普陀区洵阳路小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时段,通过朱由标的讲授和展示,对传统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更多民俗文化知识。

家校协同育人,提升课后服务能效

正如不少教育界人士所言,“双减”并非一减了之,做好课后服务这道“加法题”,不仅需要家长在育人的理念上予以充分支持,更期待家校共同联手,共建、共享教育新生态。

在长宁实验小学, 下午3:30,随着课后服务时间的临近,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朝教室外张望着。”噢,来了,糖果妈妈身披斗篷、手拿魔法棒来了!”每周五的课后服务时间,是“故事妈妈”开讲的时间!

申时校园 | 课后服务下足“绣花”功夫,3点半后的校园焕然一新

“故事妈妈”是长宁实验小学的家校协同育人特色活动。在“双减”背景下,学校邀请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课后服务,并带动集团内的其他学校家长走进校园。在长宁实验小学资深“故事妈妈”的全方位培训下,威宁小学的“豆爸豆妈”也在课后服务时间走进教室,以优秀绘本故事为教育载体,通过生动演绎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感悟,逐步体会和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价值。

如今,周五的课后服务时间,长宁实验教育集团的教室里总会传出娓娓道来的讲故事声。一批服务热情高、服务能力强的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家校共育逐渐形成合力,让课后服务的能效得到提升。

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开展了十全“石”美主题石绘活动,孩子们在石头上一笔一画进行构思和创作。活动采用“线下+线上”的评价方式。线下,学生的石头画作品在校内进行展示,接受同伴们的点评;线上,学生、家长及教师共同参与作品投票,近万人次参与投票,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申时校园 | 课后服务下足“绣花”功夫,3点半后的校园焕然一新


作者:张鹏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018 字。

转载请注明: 申时校园 | 课后服务下足“绣花”功夫,3点半后的校园焕然一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