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正在读书的小朋友明天是不是可以放松一天了呢?
曾几何时,“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成为当父母的挂在嘴边的话,“减负”这两个字说了十几年,换来的是补习班、兴趣班越来越多,所谓的“起跑线”也从小学提前到了幼儿园。
那么在古代的小朋友们,学习是不是比现在轻松很多呢?答案是:并不会!!!
启蒙教育一般都是从认字开始,古代一样,学校里也是从识字开始,“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算是最一开始的幼儿识字教科书,一般有文化的家庭在小孩会走路时就开始教了。
把这些字背的滚瓜烂熟之后就可以开始学写字、作诗、作文。这些都算是学前教育,《旧唐书》中记载孙思邈七岁入学时就已经可以“日诵千余言”。
古代小学入学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定,唐朝孩子们的入学和现在差不多,大概六七岁左右,而明清的小学年龄范围比较宽泛。
《嘉靖太平县志》记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但具体几岁入学,还是要看学前基础如何,有的甚至到20岁才有资格读小学,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
进了学校学的科目就多了,除了识字写字之外,还要习经史、学六艺,宋代国子监小学要求小学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除了这些也要读史书,算术,还有一些律令和礼仪。古代科学落后,但基本的算术几何也是要学的,比如最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还有勾股定理之类的简单算术方法。
还要学说话,相当于学习当时的“普通话”,然后还要学弹琴,射箭等等“六艺”课程。这样看来,古代小学教育也算是素质教育了。
不要以为那时没有五花八门的兴趣班补习班,古代孩子们都有一个完整快乐的童年。实际上古代从小学就实行577制度,也就是早上5点到学校,晚上7点回家,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大约是这个时间范围。
至于放假,有的学校宽松一些,一个月放3天,有的严格一些的就从每年正月十五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没有周末没有暑假没有节假日,所有的休假时间只有过年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虽然学制严格没有假期,但这是官家学校的规定,很多以农民孩子为主的乡村学校就会有农假。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民家庭的孩子入学的时间也都围绕着农事来制定。
在汉朝,一般春秋冬入学的比较多,《四民月令》记载:“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孩子们基本是利用农闲的时间去学校读书。到了南北朝,农家子弟“春夏务农,冬季入学”成为了主流。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器”,过去可没有“虐童”的说法,更没有“不许体罚”的规定。过去的孩子上学,就是去挨打的。打手心、打板子、罚站罚跪都是学校的家常便饭。
王充《论衡·自纪篇》中就写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古人读书没有谁没挨过两鞭子的,而且过去的家长也非常认可这种教育方式,估计把孩子送去学校时还会叮嘱老师想怎么打怎么打,千万别手软!!
不过无论哪朝哪代,都会有皮实耐揍又冥顽不化的熊孩子,面对这种学生,学校有更绝的招数。明朝《泰泉乡礼·乡校》中就记录了:“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前两次的惩罚还教不乖,那就把老爸和哥哥全叫来一块儿受罚挨打。
不过如果是“三好学生”的话,也会有一些优待或者奖励,比如明朝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好好表现得一张“免死金牌”保命,这在动不动会挨鞭子的学制中,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明朝的小学还有学生档案,扬善、改过、记过,所有在校的好事坏事全部会被记录在册,之后升学这档案也会成为考察的一部分。
从来有学习就有考试,古代的考试频率可比现在小学的频率高的多。比如宋朝的小学生每天都有“随堂测验”,这叫做“日考”。然后还会有“月考”“季考”等大考,考不好不仅要记录在册,还会挨打请家长等各种惩罚方式。
考试的频率和考评方式在各个朝代,乃至各个学校都不一样。
比如元朝时南京的一个小学就对自己学校的考试时间做了统一规定,固定在每个月的初三和十六两天考试,而且为了防止学生作弊,出题的老师和监考老师必须是两班人。
到了明朝,那个提出奖励“免死金牌”的沈鲤也提出:“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朔望日就是每月初一和十五,除了提倡每月来两次测试之外,还要分等级排名次,然后根据成绩赏罚分明。
清朝的小学考试会根据不同的科目采取不同的考试周期,比如:公课、月课是一个月一考,朔望课是半个月一考,季课是一个季度一考,同时还会有一些重要科目可以抽考,也就是突击考试。比较人性化的是如果考试挂科了,会有机会补考。
考试的成绩制定方式不固定,随老师的喜好,数学比较好的老师喜欢打分,文采好又勤快的老师喜欢给学生写评语,还有为了简单图省事的老师就简单用优良差评分。别以为写评语是最仁慈的打分方式,古代老师骂起人来也是完全不讲情面的哦。
中国在夏朝时就有学校,当时的学校被称作“痒”,那时教育实行“学在官府”,并且不收学费,可资源稀缺,基本上只有官宦贵族的子弟有资格进入学校。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于是私塾开始流行,私立学校老师也要养家糊口,于是私塾开始收取学费来维持生计和运营。
既然私塾招收的主要是没有资格进入公立学校的穷困子弟,那么学费自然比较低廉,学生们也会在老师家里做半个帮工来抵学费,比如打理学校事物,打扫卫生,劈柴烧水之类的,甚至有的还要帮师傅师母带孩子。
到了隋唐时期,有了科举制度就意味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到来,只要能贡出一个秀才进士,全家人都可以摆脱穷困的命运。于是民办学校开始蓬勃发展,父母甚至家族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读书的思想觉悟由此诞生。
宋朝统治时期,整个国家重文轻武,对于教育国家也颇为重视,民办私塾不仅有国家补贴,还会有当地达官贵人土豪乡绅的资助,甚至读书成绩优异的寒门子弟还会有额外的经济支持,教育也从曾经的奢侈品发展为必需品,一直持续至今。
孩子是国家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孩子创造良好的社会和学习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一直是我们从古至今努力的目标,明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啦,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哦。